同志们 :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暨“护苗”工作推进会议,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 “以 群众 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回应社会关切、守护祖国未来的重要举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当前,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网络不良信息侵蚀青少年身心健康,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关爱保障需 进一步加强,部分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警示我们,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织 牢 保护网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关乎国家未来和民生福祉。当前,我市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仍需在制度完善、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等方面持续深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格局。
(一)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夯实未成年人保护根基 。 我市现有 xx %的人口为未成年人,其权益保障直接体现人民至上理念的落实成效。近年来,通过建成 xx 个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配备 x 余名儿童督导员和主任,初步形成了基层保护网络。但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 “ 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 的嘱托,现有工作仍存在精准化不足、专业化欠缺等问题。建议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落地,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纳入一人一档管理。同时 完善跨 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级层面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基金,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度、服务保障有温度。
(二) 构建多元 防护网络,打造城市文明新标杆 。 从市检察院清理校园周边烟草销售网点 xx 处,到公安部门破获网络隔空猥亵案解救 xx 名未成年人,这些典型案例揭示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作为正在建设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纳入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实施 “ 护苗2025 ” 专项行动 , 一是建立校园周边安全缓冲区,整合市场监管、文化执法力量开展常态化巡查;二是研发智能监护平台,通过 高端 识别技术阻断不良信息传播;三是培育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在社区建立四点半课堂心理 疏导站 等服务平台。通过构建 “ 行政监管+技术防护+社会服务 ” 三维防护网,真正实现让青少年在安全、健康、包容的环境中成长。
(三)创新协同治理机制,破解民生痛点难题 。 针对校园欺凌、网络沉迷、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社会关切问题,要建立 “ 家校社 ” 协同响应机制。一方面可 借鉴 “ 吹哨人 ” 制度,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线索有奖举报平台,由教育、公安、 文旅等 部门组成联合执法专班,对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行为实施顶格处罚。另一方面应推广代理家长时间银行等创新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特别要注重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开发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行为偏差学生实施成长导师制。通过制度创新将分散的治理资源转化为系统保护效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关怀。未成年人保护是项系统工程,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推进。只有筑牢法治保障、 织密防护 网络、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切实守护好城市的未来和希望,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更有活力的新生代力量。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护苗行动推动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全方位的保护体系、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提升保护工作效能。近年来,我市通过筑牢三道防线、突出三个强化、完善三项机制,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筑牢三道防线,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 在家庭保护方面,我市严格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创新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令制度,对监护缺失、家暴虐待等行为依法进行干预。截至2025年,全市已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xx 份,撤销监护人资格 x 例。同时,大力推广家长课堂亲子共读等项目,通过开展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组织亲子阅读活动等方式,让科学的育儿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学校保护方面,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全面落实 “ 一号检察建议 ” ,建立了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处置机制。市实验小学试点设立的法治副校长信箱,在一年内就收到并处理欺凌线索 x 起;全市范围内推行的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制度,对重点学生实行一人一档跟踪辅导,有效预防了心理问题的发生。社会保护方面,加强对网吧、KTV、宾馆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全面推进 “ 护苗工作站 ” 建设。 文旅部门 共查处违规经营场所 xx 家,公安部门破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xx 起。同时积极发动五老志愿者、社区 网格员 等社会力量参与巡查,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三个强化,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 针对网络保护这一新课题,我市建立了网络保护联动机制,重点打击上头 电子烟隔空 猥亵等新型犯罪。 网信部门 共清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x 万条,公安部门侦破网络犯罪案件 xx 起。同时督促各平台企业严格落实青少年模式,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在特殊群体关爱方面,构建 “ 政府+社会+家庭 ” 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市民政局为 x 名孤儿提高了补助标准,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展心理辅导 xxx 余人次。通过推广童 伴妈妈 阳光家园等特色项目,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开展法治进校园全覆盖行动,组建由检察官、法官、 律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宣讲团。 今 年,全市共开展法治讲座 x 余场,组织模拟法庭活动 x 场,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手册》 x 万册。同时创新采用 “ 短视频+情景剧 ” 等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使法律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完善三项机制,提升保护工作效能 。 我市建立了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搭建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整合教育、公安、民政等多部门数据,实现对辍学、受侵害等风险的实时预警。该平台已成功预警处置风险事件 xx 起。在应急处置方面,制定《未成年人受侵害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24小时响应流程。 今 年成功处置的某中学学生坠楼事件,从接报到妥善处理仅用时 x 小时,充分体现了应急处置机制的高效性。考核问责方面,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对履职不力的单位实行一票否优。2025年,因监管缺失被约谈的部门负责人达 x 人,调整岗位 x 人。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保障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 长效化 开展。通过系统推进 “ 三道防线 ” 建设、重点实施三个强化措施、持续完善三项机制保障,我市已初步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础保障。 我市已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 “ 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 ” 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调度掌握工作进展、通报情况传导压力、年度考核评价成效,形成闭环管理。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市级模式,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针对2025年省督导组反馈的乡镇保护站建设滞后这一突出问题,相关县区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同时,要举一反三,对辖区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类似问题,切实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基层防线。
(二)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是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效能的关键举措 。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民政部门要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基本生活得到有效兜底; 网信部门 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文旅部门 要强化娱乐场所监管,坚决杜绝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妇联组织要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长监护能力;共青团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壮大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队伍。特别要建立 “ 护苗 ” 行动 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会商 研 判,及时研究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注重创新驱动,打造特色品牌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如 xx 文化绘苗项目 、 xx 法治副校长信箱等创新举措,结合本地实际,打造具有XX特色的 “ 护苗 ” 品牌。2025年要重点培育 xx 个 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整体提升。要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创新实践,如心理疏导工作室 “ 校园纠纷调解站 ” 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未成年人保护工 作功 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共同筑牢保护防线,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为XX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