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抓基层、见实效;谋思路、促提升;查不足、求突破;提站位、再出发!

2024年,我始终牢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紧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最新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着力在建机制、强基础、激活力上下功夫,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现将本人在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基层、见实效

(一)明方向、筑堡垒

一是健全学习制度,深化理论武装。把深入学新思想、党的最新精神作为重点内容,纳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第一议题”,并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通过党校分教点、“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微课堂”等途径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支部全年开展集中学习若干次,组织党员实地学习、观看红色影片若干次,为年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服务若干次,务求学习不留空白。二是强化先锋引领,确保学用结合。实施“领导带头讲、掌上随时学、红色现场学、驻点领导深入学”四位一体的学习机制,不断加大对基层党员的培训力度,引导党员干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动力。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党史学习、红色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检验学习成效。三是厚植党性根基,强化使命担当。坚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引导党员干部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使思想建设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聚合力、惠民生

一是推进网格党建,整合资源力量。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居住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双向互动机制,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全域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等重点工作,构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二是设立党员先锋岗,增强服务实效。针对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划分党员责任区,鼓励党员深入居民楼院收集意见,研究对策措施。党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为解决老旧社区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深化联建活动,实现互促共赢。与相关部门、单位党组织加强联建,盘活党建资源,在社区改造、民生实事、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开展紧密合作。党支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带领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共同完成了若干项重要任务,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桥头堡。

二、谋思路、促提升

(一)严制度、强队伍

一是强化制度落实,规范党内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全年召开组织生活会若干次,评选优秀党员若干名。通过严格制度保证,持续提升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和实效性。二是严格党员发展,保证队伍质量。对入党积极分子、高素质青年等进行全程跟踪培养,全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若干名,转正预备党员若干名。坚持把思想教育贯穿党员发展始终,确保新党员在思想、行动各方面都符合党的要求。三是丰富载体形式,激发党建活力。聚焦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党员开展观影活动、参观教育基地等多样化活动,累计组织若干次红色观影、实践体验,让更多党员在重温历史中锤炼党性。

(二)广覆盖、显特色

一是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堡垒根基。贯彻落实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推动网格党支部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强力阵地。全年接收若干名居住地党员报到,明确党员责任区、公示图全部上墙,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实现党员下沉,助力社区治理。针对全域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文明倡导等重点任务,网格党支部统筹调配辖区各类党建资源,让党员在职能上各尽其责、在行动上相互呼应。截至目前,已有若干名下沉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若干场次,联系服务居民若干人次,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微问题”“小诉求”。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凸显服务成效。将网格内党员的参与度、贡献度与党员年度评星定级挂钩,通过定期通报、民主测评等方式形成闭环管理,让党员在下沉服务中真作为、敢作为,持续推动网格党支部建设走深走实。

(三)融资源、优服务

一是紧抓“党建+”融合,培育特色亮点。围绕垃圾分类、爱国卫生运动、社区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党建+环境整治”“党建+垃圾分类”等模式,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品牌项目,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党支部一把手抓支部、党务工作者指导、党员群众齐参与”的方式,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落实。组织党员突击队、主题党日活动若干次,聚焦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切实让群众看到环境面貌的提升。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全民参与。将党建品牌项目宣传融入日常,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持续开展家园清洁日、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等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社区认同感,真正让党建品牌落地、开花、结果。

(四)重培养、育新人

一是夯实团建基础,厚植党的青年群众根基。每季度组织若干次团委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努力打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队伍。二是搭建活动平台,彰显青春力量。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社区反诈宣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在实际行动中锤炼作风、树立形象。通过“青年之家”等平台,推动青年在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中不断成长。三是深化合作交流,凝聚更多新生力量。与各类青年社团、学校团组织广泛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让团建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焕发出蓬勃活力,进一步把党建带团建的模式引向深入。

(五)惠民生、暖人心

一是聚焦服务宗旨,把好民生“方向盘”。以学习贯彻党纪教育为契机,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全年开展春节慰问、关爱孤寡老年人、公益活动宣传等若干次,努力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二是推进民生微实事,办好群众“身边事”。聚力解决社区居民的“关键小事”,包括困难帮扶、公共设施改造等。通过对需求精准摸底、对项目精确落地,形成“项目清单—责任落实—结果验收”的全流程机制,有效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三是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运行规范。充分发挥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对社区相关事务进行跟踪问效,保障流程公开透明、结果经得起检验。邀请群众参与监督,把“要我改”变成“我要改”,不断提升居委会工作的公信力和满意度。

(六)正风纪、守底线

一是抓好纪律,筑牢廉洁防线。定期召开专题学习会、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若干次,细化分解年度工作目标,通过“明责—履责—问责”的方式,实现对重点领域的全过程监督。二是坚持“一岗双责”,守住纪律“红线”。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谈话、警示教育,强化个人廉洁事项公开申报,对发现的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三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总体布局,结合“学习强国”等平台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确保关键节点、重点宣传载体把牢方向,让广大群众在积极向上的氛围里凝心聚力。

三、查不足、求突破

一是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工作创新思维仍需提升。虽然持续推进思想理论学习,但部分党员在学深悟透上仍有差距,对新形势新要求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工作中创新思路与务实举措结合不够紧密。二是党支部委员分身业务繁重,统筹精力不足。部分支部委员在履行党建职责时,存在就事论事、满足完成“规定动作”的情况,缺乏扎实深入的专题讨论和自我剖析,“一岗双责”尚未完全落到实处。三是党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理想信念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线上学习方式单一,一些党员将“线上打卡”视为形式,缺少结合实践的深入思考,导致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四是党建工作创新动力不足,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够。在跨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方面尚缺乏系统思维,一些牵头协调事项效果不够凸显,党员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未被充分激发。

四、提站位、再出发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结合主题党日、专题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内在动力。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活动,促进思想理论与社区工作双向融合,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提升党建质效。坚持把基层党建摆在突出位置,统筹安排年度党建任务,对标对表分解到每位党务工作者,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自觉接受群众与上级党组织的双重监督,建立动态检查、整改提升机制,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措施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切实把思想合格、品格优秀、能扛重任的年轻力量吸收入党。通过完善培养和考核体系,推动党员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打造一支思想素质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浓的党员骨干队伍。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持续抓好“一岗双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警示教育、谈心谈话、专项巡查等举措,让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保障各项工作平稳高效推进。五是注重方法创新,打造智慧党建新模式。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探索“互联网+党建”路径,整合社区服务、治理项目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把创新思维与为民服务有机结合,让党支部和党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下一步,我将坚持以思想建设为统领、作风建设为抓手,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责任和最重要的本职。通过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力量转化为工作合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