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1
2.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2
3.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3
4.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4
5.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5
6.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6
7.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7
8.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8
9.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9
10.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10
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1
*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要求,以及市委“能力作风提升年”工作部署,紧盯目标任务、精心推动实施,持之以恒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夯实理论根基,推动思想观念大解放。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深入实施理论学习“提质增效”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党校主体培训班课程,并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同时,围绕增强机遇意识、市场意识等重点,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338次,着力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等思想壁垒,全面激发县域振兴发展活力动能。
二是增强实干本领,带动能力作风双提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公文比武、周周学业务微课堂等活动400余次,建立“基本业务”手册67本,夯实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基础。深入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调研120余次,发现突出问题35个,制定整改措施近百条。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被《焦点访谈》播出后,我县坚持问题导向,成立县级领导牵头的11个专项督导检查组,开展问题大排查6轮,建立问题台账,逐一研究解决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三是强化成果运用,促进工作落实见成效。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充分运用“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全力攻坚创优、积极向上争取,切实把能力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实际成效。截至目前,共申报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三次产业链式发展等攻坚难题17个,我县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田妃家庭农场经验做法入选第五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二、工作成效
一是创新经营方式,破解增产增收瓶颈。坚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探索构建了“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统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农户以自有承包地、村集体以集体耕地入股组建农民合作社,采取“五统一”运营模式,全面应用大垄密植、大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五良”深度融合,加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和村集体增收目标。截至目前,共发展合作社193个、整合土地97.9万亩,预计玉米、大豆分别亩均增产280斤、70斤以上,户均增收超万元、村集体增收3000万元以上。同时,组织体系建设释放的劳动力,积极发展畜牧产业,以“企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户”精细化养殖的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并加力推广“鲜食玉米+肉牛”“甜菜+肉牛”等耦合发展模式,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
二是强化利益联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组织化、规模化优势,推进原料供应端和产品加工端相结合,建立稳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鲜食玉米、大豆、甜菜、马铃薯等科学轮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并组织召开订单农业签约大会,签订长期大额订单24.86万亩,进一步激发东方瑞雪糖业、汇利薯业等老企业发展活力,满足北纬四十七、国牛牧业等新企业原料需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探索发展定制农业,实行托管定制、认领定制、团购定制三种方式,依托电商平台,打造“互联网+定制农业”发展模式,开发专属小程序,已接受定制4215单,搭建小农户与消费者的供需桥梁,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以优良作风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1533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大厅,“即办件”占比已超过97%;持续改善县域交通环境,前胡公路加快建设,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35%,乌裕尔河大桥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成功选聘高级管理人员1名、专业技术人才21名,进一步提升我县诊疗服务水平。
三、存在问题
一是抢抓机遇意识不强。对于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红利抓得不牢、争取力度不够,虽然梳理出了27项政策、资金、项目,但仅有3项通过国家审核。二是助企纾困力度不够。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上服务不到位,祥财米业、弘旭淀粉等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企业发展。三是检视整改能力不足。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上,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工作责任压得不实,问题整改不彻底,进而造成了被动局面。
四、下步打算
一是鼓足干事劲头,推动跨越赶超。持续深化攻坚创优工作,增强跳起摸高、晋位争先意识,在经济指标、产业发展、深化改革等方面,争一流、站排头,推动更多工作入选省市攻坚破难项目,打造一批省市典型,以实干实绩推动全县各领域重点工作全面提升。
二是锻造优良作风,抓实问题整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点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特别是在高标准农田问题整改上,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力争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成。
三是锤炼过硬本领,服务振兴发展。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攻坚本领,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堵点难点,察实情、找症结,逐条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带动整体提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2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县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完善工作机制。搭建“1+6+N”组织架构,县能力作风办统筹,各专项组分工协作、专责推进。印发“九个带头”工作提示,县领导带头领题攻坚创优项目,加强对包联乡镇、分管领域工作指导,28名县领导包联指导204次、调度56次。细化分解《方案》重点工作,明确57项具体任务,运用“四个体系”工作机制闭环推动,累计开展督导4次,下发通报8期。
二是注重基层基础,谋划创新举措。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典型案例研讨,深入开展“学先进、谋发展、促振兴”活动,赴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65次。开展“四规范一评选”活动,依托“业务大讲堂”“讲比练”等载体,开展按需“点单”,分级“培训”。突出特色目标、重点工作、正向指标考核权重,考评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乡镇部门班子重要参考,推动重点任务目标落实落地。
三是紧盯目标任务,突出重心重点。创新增加民生工作专项组,结合“城市管理提升年”“社会治理提升年”等重点工作,确定18项重点民生清单,推进群众关心关切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市容环境等民生实事落实落靠,并选定“营商环境”“城市管理”2项专项整治任务,扎实开展群腐、物业、医疗等14个专项整改,召开专题会议11次,监督检查23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工作成效
一是做强经济建设,项目建设干劲更足。全面落实县级党政班子成员、乡镇部门一把手全员招商任务,完成新签约项目18个、签约金额达21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中科立原氨基酸母液综合利用、1亿元的唐山三商等1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下半年新增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规模14亿元。
二是做好民生实事,群众福祉保障更实。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破解难题,预计增加学位270个,推进36栋老旧散楼改造,完成城区公园绿化148.55公顷,医养结合中心惠及63人次。创新“一牌一图十机制”管理模式,推动“挂牌明责”全市试点县工作取得新突破,累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问题2372个。
三是做优基层治理,服务百姓氛围更浓。坚持把能力作风建设成果落实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上,按照城镇“400+2”、农村“70+1”标准,为全县701个小网格配备网格员和警务助理794人,基层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得到化解。同时,依托“*县12345综合指挥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键直达”。自平台运行以来,已受理事项65252件,办结65143件,办结率为99.8%。
三、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部分干部仍然思路窄、观念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学习习惯不够牢固,对照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区先行经验、学深学透最新政策文件还有不足,不少乡镇部门“一把手”招商引资的主要注意力仍然停留在粮食加工、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对于发展生物经济,没有真正搞清楚优势在哪、潜力在哪、市场在哪,缺少有针对性的认识。
二是服务群众质效不高。网格员、警务助理等基层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还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与需要适应的专业化社会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时,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基层治理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存在畏难情绪,易发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消极应付工作的现象,影响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三是攻坚破难进度不快。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6个攻坚破难项目,虽然已经全部取得阶段进展,但仍有2个项目攻坚难点尚未破题,主要原因是承标部门对上汇报沟通不及时,多部门共同推进的项目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攻坚破难进展缓慢。
四、下步打算
一是深入解放思想。把高标准开展解放思想案例研讨落实到乡镇部门,健全县领导列席、督导组巡听、成果转化检查机制,确保基层干部全面掌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应知应会内容,实现学有成效、干有实效。
二是增强干事本领。聚焦能力作风短板,针对行业领域、岗位职责和专业分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和岗位实践练兵,加快推进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重点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技术性培训,合理调整职责分工,解决基层人员素质不齐、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等症结,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坚实队伍保障。
三是抓实攻坚创优。建立县领导牵头、专班推动、部门协调责任体系,通过县领导定期调度、“两办”专题督办、“四个体系”扎实推进,持续跟踪攻坚创优工作进展,打通难点事项的纵向、横向堵点,确保按时序要求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实现晋位争先。
四是注重实质实效。压实落靠县领导小组和各专项组责任,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县领导包联、定期调度等制度,扎实抓好专项整治、问题整改等关键举措,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3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县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述职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打破思维定势,解放思想、明晰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8次,围绕9个主题进行集中讨论,开展案例研讨2轮次,宣讲166场、受众2575人,从解放思想中明思路、找方法、增动力。
二是强化培养激励,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开展县级“业务讲坛”6期、“三规范”培训2期、新质生产力培训1期,共计1319人次。常态化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组织全县综合性“比武练兵”8次,成绩拉榜排名。通过重点工作、急难任务锤炼干部,提拔重用13人,晋升职级55人,有效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是坚持力量下沉,转变作风、践行宗旨。县级领导带头“四下基层”160次,推行社区治理“1+4”、乡村建设“1+3”工作法,探索“1+5+N”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巩固“四分四定”重点村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成果,严格执行“三资”管理10项制度,靶向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疑难杂症”。
四是聚力破题突围,落实工作、推动发展。县级层面查改问题4个方面29个,瞄准各类补贴、物业管理、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深化改革,聚焦基层治理、产业项目、营商环境等亮点特色进行拓展提升。梳理中央和省市县重点任务256项,运用“四个体系”闭环管理。聚焦“四提升一创建”目标,组建重点工作专班40个,完成攻坚破难项目10项,以难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
二、工作成效
一是稳中求进、创先争优,县域经济积厚成势。一季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十方阵。飞鹤新增乳铁蛋白生产线,打破了我国乳铁蛋白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水稻产业成功入选全国寒地粳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向日葵菌核病防控成功引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是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领域最顶级的科研机构,为探索重振向日葵之乡成功开题。*获评大豆、玉米全国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双料”称号。农资打假工作在国家级会议作典型发言,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县;种子监管、农产品加工等工作在全省作典型发言。
二是解决痛点、打通堵点,民生实事可感可及。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力推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走深走实,惠农补贴领域专项整治共立案19件,移送司法机关7人,制定涉农种植类补贴申报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有效从源头上压缩虚报套取空间。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整治累计清退城乡低保1740户、2246人,完善管理制度4项。惠农补贴、社会救助专项整治经验做法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雨污分离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一次性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想办而没有办,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城市内涝、城市环保等打基础利长远的难题。公办物业接管弃管小区86个,全面兜底服务。解决历史遗留小区办证难问题176个,解决了百姓闹心事、愁心事。
三是夯实基层,筑牢基础,社会治理提质赋能。打造社区服务平台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配备3177名“两专一兼”网格员,社区“大党委”协调解决居民难题164个,服务和群众更近,干部和居民更亲。“四分四定”风险防控机制成效凸显,实行村(社区)书记“星级化、公职化、事业化、公务化”管理,选能人、重规范、强管理、促发展。目前,全县95个行政村一村一品竞相发展,村级企业达到116个,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90%,有存款村达到61个,较三年前增长144%。特别是在治理上取得的变化,对比2021年同期,全县信访量下降35.6%,纪检监察类信访案件下降76.6%,法院新收各类案件下降33.3%,整个社会正在向上向善向好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在经济发展上,虽然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还需加强。例如,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仍以传统工业、初加工企业为主,产业提档升级不够,产能释放不足。
二是在民生改善上,城市配套建设还需完善,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还不够到位。例如,棚改进展较慢,年初以来仅征收549户、16.53万平方米。
三是在干部作风上,有些干部仍然习惯用老办法,在改革创新上思路不宽。例如,对企服务工作中,利用惠企政策还不到位,灵活运用政策创造条件的能力还不强。
四、下步打算
一是在思想深化中明方向,做好作风转变文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点单式”培训,开展业务讲坛、青苗训练营等活动,切实让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更加符合事业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
二是在行动内化中长见识,做好实践应用文章。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上,全力推动我县“133”产业体系融合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两米一鹅”村级产业,构建县乡村协同联动发展格局。
三是在问效转化中找答案,做好成果运用文章。坚持领导干部“四下基层”,统筹发展与治理,把群众的痛点堵点与经济发展的要点、与群腐专项整治的难点、与社会进步的重点同步推进,真正把“民生实事清单”变成“百姓幸福账单”。
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4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县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抓推进,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再明确。对标对表全市能力作风《工作要点》中22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逐一研究,从5个方面整理出我县24项重点工作,建立《重点任务台账》,实施清单式推进。责任再细化。实行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统筹推动、相关部门“一把手”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居中协调工作机制,精准划分“1办5组”工作职责及人员分工,具体化明责落责。推动再加力。县委常委会专题审议《全县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实施方案》,分管县领导深入包保乡镇、分管领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累计宣讲下基层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