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是否定期组织演练,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
(二)消防、煤矿和非煤矿山
1.消防领域:重点检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疏散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等问题。
2.煤矿领域:重点检查煤矿企业是否落实瓦斯防治、水害防治、顶板管理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等问题。
3.非煤矿山领域:重点检查非煤矿山企业是否落实边坡管理、爆破作业、尾矿库管理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问题。
(三)化工和危险化学品
1.化工领域:重点检查化工企业是否落实安全设计、设备设施管理、特殊作业管理、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违规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等问题。
2.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非法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问题。
(四)工贸企业
重点检查工贸企业是否落实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金属冶炼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设备设施缺陷、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
(五)交通运输
1.道路运输:重点检查道路运输企业是否落实车辆安全性能检查、驾驶员安全教育和管理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问题。
2.水上交通:重点检查水上运输企业是否落实船舶安全性能检查、船员安全教育和管理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超载、冒险航行等问题。
(六)建筑施工
重点检查建筑施工企业是否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高处作业、起重机械管理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违规施工、违章作业等问题。
(七)城镇燃气
重点检查燃气经营企业是否落实燃气设施安全管理、用户安全检查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燃气管道占压、燃气设施损坏等问题。
(八)文化和旅游
重点检查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娱乐场所等文化旅游场所是否落实消防、治安、食品卫生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九)特种设备
重点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验、维护保养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无证操作、违规使用等问题。
(十)城市管理和有限空间作业
1.城市管理:重点检查城市管理部门是否落实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2.有限空间作业:重点检查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审批、安全防护等安全措施,是否存在违规作业等问题。
四、时间安排
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底结束,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4月底):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整治重点、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召开动员会议进行部署。
2.自查自纠阶段(2025年5月至6月):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排查整治重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
3.集中排查整治阶段(2025年7月至11月):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4.总结验收阶段(2025年12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整治效果,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某某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责任分工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明确排查整治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执法检查
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督促整改落实,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要建立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五)严格考核问责
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对工作开展不力、问题隐患整改不到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
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排查整治重
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紧紧围绕排查整治重点,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特别是重大事故隐患,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四)注重总结经验,完善长效机制
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提炼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