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社会治理新特点加强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把握社会治理新特点加强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及市委十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发挥公安机关在XX市加快建设XX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XX经济带协同发展工作中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近期,笔者在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就现今新形势下XX社会治理的新特点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谈几点浅见:

一、XX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XX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XX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亦进入稳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治安稳定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相互叠加,继而给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带来新挑战,使公安机关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形势和局面更加复杂,困难和挑战愈加艰巨。这就需要公安机关不断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加强完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治安要素的管控水平,为新时期公安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二、当前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当前XX市经济体制面临变革、社会结构不断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压力更加凸显、意义更加突出,只有紧紧抓住治安要素的管控,把基层基础工作做细、做强、做实,才能完全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治安规律动态演变、民生需求不断升级的新形势,才能牢牢掌握公安工作的主动权。从近期走访调研情况来看,当前XX市公安局在基层基础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管理制度落后

,不能紧跟形势。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单位以派出所为主,如何把辖区的情况摸清楚、实有人口管理好、流动人口了解清、重点要素管到位、重大情况掌握准、复杂区域管理好、安全防范做扎实,是每个基层派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外来投资企业和创业力量增加,流动人口急剧增长,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利益群体的调整,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论从深度、广度还是难度,都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流动人口面临数量大、类型多、管理难的问题,而且流动人员从业信息、租住地址的不断变化使很多信息数据采集后有效使用率较低,不能及时服务现实斗争,加之流动人口来源广泛,网络录入系统更新缓慢,原有的各类档案资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形成了管理真空。

二是信息化应用率低,不能资源共享。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待提升,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采集的信息不能共通共享,各干各的。个别基层基础民警对人员信息平台、派综系统操作不熟练,无法在基础工作中使用信息化系统,无法运用科技工具采集信息,无法将采集的信息录入系统,更不会运用各类信息系统研判分析、查找线索、打击犯罪,造成信息掌控不够及时、源头信息采集不规范、信息采集准确率低、警种部门配合不协调、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使基层基础信息发挥最大作用,警务信息化成果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是警力配置不足,工作负担繁重。尽管近年来市局党委对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充分重视,在奖励、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但由于本市处于建设XX沿岸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各种大型活动、警卫安保、商业演出纷至沓来,加之各科室专项行动分配的工作任务,各种台账、总结报表汗牛充栋,基层民警工作日益艰巨繁重,能专职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警力仍显不足,导致基础民警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简单应付,严重影响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整体效能的发挥,造成了基础工作弱化和“防不胜防、打不能打”的被动局面。个别派出所基层民警年龄结构老化严重、知识机构老化,科技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很多社区民警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由辅警或政法干警代为操作,信息录入人员与实际开展工作人员出现脱钩现象,对各类治安管控工作要素的信息采集工作只是应付了事,只是完成上级交办的信息采集任务,不能准确辨别和研判信息,更不能有效服务现实斗争,难以适应现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三、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XX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公安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治安要素管控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以理念创新为前提。深入贯彻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XX市发展前景,找准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以宽广的眼界、开阔的思路,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学会用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善于用创新的办法突破瓶颈。二是以社情民意为导向。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点,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服务理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第一信号”转化为第一行动,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根本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三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看清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认真分析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找准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薄弱点。结合正在开展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治安突出问题居民小区(行政村)整治”、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真抓实干,有的放矢的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认可度,抬高站位、发散思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加强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公安工作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而开展,主要阵地就在基层一线,工作根基就是基层基础信息的采集,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做群众的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工作的成效与水平。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基层基础工作就是要靠基层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把群众作为服务对象也当成治安治理工作中的合作伙伴,利用群众的眼睛、群众的耳朵作为情报信息搜集的另一种渠道,打造治安管控工作群防共治的良好局面。

(三)要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各项公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分清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的主次关系,认真梳理各个专项行动和基层基础工作之间的关联,在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兼顾专项行动工作的任务安排,在落实各个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中穿插完成基层基础信息工作的采集,做到工作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提升工作效率,有效节约用警成本。另一方面,由XX市公安局组织定期就治安管控工作和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方面的课题与兄弟县市的基层优秀民警交流探讨,适时对基层派出所民警进行业务工作、电脑应用和各类信息研判平台应用的培训,并借鉴外地基层基础民警工作经验,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工作能力和执法理念,在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时能够创新思维、独立完成工作,更好的服务现实斗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