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1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5年11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文库集
25年11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举旗定向、催人奋进,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建议》部署,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十四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迎难而上,“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0项主要指标、17方面重大战略任务、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即将胜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十四五”前四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5.5%,增速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预计今年经济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城乡区域协调并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动力源作用持续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34。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5%、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5%以上,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美丽中国绘就新篇,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安全发展筑牢根基,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社会稳定和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十四五”时期,以CR450动车组为代表的一项项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图为2025年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CR450BF动车组。 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沿着党中央明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二、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环境变化

《建议》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作出科学分析,鲜明提出变革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展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和深刻的辩证思维,为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提供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引。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建议》深刻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鲜明提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为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明确了基本定位。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规划来完成。其中,“十四五”是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年。经过五年的发展,在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基础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了良好基础。“十六五”是实现收官的五年。要聚力攻坚、全面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目标任务,确保胜利实现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一步。“十五五”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必须着眼于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进行系统谋划,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