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1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25年11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文库集
25年11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作出深刻分析,指出“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为我们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带来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变乱交织,变的一面深入发展,乱的一面更加突出,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伴随严峻挑战。总体看,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一方面,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各种弊端日益凸显。少数西方国家对多极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明显不适,仍妄图维持单极霸权,但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抵制。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过艰苦奋斗和广泛合作,走上发展快车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占世界60%以上。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深刻改写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版图。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虽遭遇逆流但仍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将有力促进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为我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和集聚全球资源要素,深化同各国贸易、投资、金融等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难得机遇。此外,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将进一步凸显我国经济“压舱石”作用,国际分工深度重构也将为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契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技术创新呈现多技术交叉融合和群体性跃升态势,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更加鲜明,产业化进程加快。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技术加速迭代、融合应用,我国在部分领域已形成先发优势,新技术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广阔,为我国抢占技术和产业发展先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重大标志性、节点性工程。图为2025年1月12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港封关运作项目和配套工程。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全球治理赤字加重、公共产品缺失,全球治理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团结凝聚各个国家的最大公约数。这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贡献了“稳”的支撑和“进”的动力,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推动和引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