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度政治生态研判工作安排,我们结合近期巡视巡察、日常监督、经营发展态势及干部员工思想动态,围绕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企业治理体系、正风肃纪反腐、选人用人、巡视巡察整改等六个方面,对公司当前政治生态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研判。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旨在揭示深层矛盾,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推动公司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一、政治建设方面: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存在“两张皮”
公司党组能够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理论武装工作在形式上得到落实。然而,从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看,政治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够,“上热下冷”、学用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政治学习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倾向。 部分基层党支部将政治学习视为“软任务”,学习安排多、消化吸收少,联系实际研讨不足。如在2025年学习教育期间,一些单位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内容雷同、照搬照抄,未能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经营难题的思路和举措。公司党组虽讲授党课1.6万堂,开展了百门精品党课展播,但基层党员反映,部分党课内容脱离一线实际,对解决智慧家庭业务推广难、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慢等具体问题指导性不强。
(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 公司当前拥有庞大的组织体系,截至2024年底,仅*一地分公司总部便有直属党组织22家、党员近500名。但在部分经营压力大的基层单元,党建工作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少数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兼任,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难以投入足够精力抓好支部工作。“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质量不高,有的支部会议变成了业务工作布置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不足,流于形式。在重大任务攻坚中,虽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但作用发挥参差不齐,少数突击队“只挂名、不出征”,未能有效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公司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了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的管理。但在自媒体时代,对员工个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论引导和管理相对滞后。2025年以来,监测发现少数员工在外部社交平台发布对公司薪酬体系、考核政策的负面言论,甚至对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出非建设性质疑,暴露出思想政治工作未能深入覆盖到每一位员工,价值引领未能完全跟上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
二、高质量发展方面:“增收不增利”隐忧显现,转型压力巨大
近年来,公司牢牢把握“云改数转”战略,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8.43亿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达304.46亿元,同比增长10.3%。然而,靓丽的数据背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尚不稳固,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新兴业务对盈利的贡献与高投入不匹配。 以天翼云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是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收入达到972亿元,同比激增67.9%。但此类业务前期投入巨大、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营业成本同步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增速达11.9%,高于营收增速。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为抢占市场份额而牺牲短期利润的窘境,部分政企项目存在“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可持续性存疑。若不能尽快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和项目交付效率,新兴业务“增收不增利”的风险将进一步放大。
(二)传统业务下滑趋势难以遏制,网络资源效能有待提升。 2024年,公司固定电话用户数净减393万户,传统通信业务的萎缩态势明显。同时,公司在网络建设上投入巨大,2024年资本开支达988亿元,在用5G基站超过121万站。但部分区域的5G网络利用率偏低,尤其是在*等偏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与用户体验提升后,未能有效转化为匹配的业务收入增长,资产回报率承压。如何盘活庞大的存量网络资产,通过创新应用场景提升投资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三)科技创新“形”有了但“魂”不足。 公司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大幅增长,2025年研发人员占比已提升至11.8%,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尤其是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关键算法等方面,自主掌控能力依然偏弱,“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部分研发项目存在“短平快”倾向,满足于对外部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二次开发,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不多,尚未完全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