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文库集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上半年,公司始终将责任体系建设作为安全工作的基石,通过一系列制度化、规范化的举措,构建了权责清晰、逐级落实、考核严格的责任链条。

一是深化责任书签订与考核机制。年初,公司组织召开了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全年安全目标进行分解部署。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各分厂、部门负责人,各分厂、部门负责人与下属班组长及关键岗位员工,层层签订了《202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书明确了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将安全绩效与个人薪酬、职务晋升等直接挂钩,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强大合力。通过将责任实体化、目标具体化,有效解决了安全管理中“上热下冷”的问题,确保了安全压力自上而下传递到位。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适应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需要,上半年公司组织专业力量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修订。累计修订完善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等在内的27项核心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制度修订过程中,广泛推行“岗位跟班写实”工作法,组织技术骨干深入一线,与岗位员工共同复盘作业流程,确保新修订的作业指导书和岗位操作规程更加贴合实际、更具操作性,真正做到了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依法治安、依规管安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领导干部一线履责。公司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带班检查和安全巡查制度。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深入生产一线两天,带着标准和规范下现场,重点检查关键环节、要害岗位和薄弱时段的安全管理情况。通过现场办公、现场督导,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批深层次、根源性的安全问题。这种“眼睛向下”的工作作风,不仅提升了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更向全体员工传递了公司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

二、创新管理模式,系统构建本质安全长效机制

为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积极探索并全面落实了“三方案一机制”的系统性安全管理新模式,聚焦本质安全,着力构建风险预控和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方案”即《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案》、《重点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与《全员应急响应与处置预案》。《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案》旨在系统辨识生产全流程中的危险源,上半年,公司组织完成了新一轮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共识别出重大安全风险18项、较大安全风险56项,并逐一制定了管控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绘制了“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现了风险的精准化、可视化管理。《重点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则针对高处作业、起重吊装、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高风险领域,制定了专项排查标准和治理计划,确保关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员应急响应与处置预案》则对原有的应急预案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强调第一时间的现场处置和全员的应急职责,确保人人懂应急、个个会逃生。

“一机制”即“源头预防、过程严管、动态改进”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机制。该机制强调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动态循环。源头预防方面,公司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过程严管方面,通过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督查和综合性大检查,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动态改进方面,公司建立了安全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流程,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进行评审,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评审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和管理措施,形成“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良性循环。

通过“三方案一机制”的深入实施,公司逐步构建起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从被动应对事故向主动预防风险的根本性转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