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核心职责,以“人才强局”战略为引领,聚焦“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自然资源铁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将上半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思想引领,厚植人才成长根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过硬是人才的首要标准。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人才工作全过程,通过“理论铸魂、实践砺志、文化润心”三维联动,推动人才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同频共振。
一方面,构建“常态化+特色化”学习体系。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制定《2025年人才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每月第一周周五固定为“自然资源讲堂”,由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轮流领学,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要点等。为避免“照本宣科”,我们创新采用“领学+研讨+案例剖析”模式,例如在学习“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专题时,特意选取本县去年耕地“非粮化”整治中3个典型案例,组织人才分组讨论“如何在执法中兼顾发展与保护”,现场气氛热烈,青年干部小张在发言中坦言:“以前总觉得政策文件离自己很远,现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真正理解了每一条耕地红线背后都是粮食安全的底线。”上半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2次,覆盖干部职工260余人次,人均撰写学习笔记1.2万字、心得体会3篇。
另一方面,注重在实践中深化政治历练。 结合“干部下沉一线”行动,选派15名年轻干部到乡镇自然资源所、重点项目现场、信访窗口锻炼,让他们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锤炼党性。例如,选派至小河镇自然资源所的干部小吴,在参与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中,主动走村入户宣传“一户一宅”政策,帮助8户村民协调解决用地指标问题,被群众亲切称为“政策小百科”。通过一线锻炼,年轻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3名表现突出的同志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聚焦能力提升,锻造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
自然资源工作涉及规划、地灾防治、执法监察、生态修复等多领域,对专业能力要求高。针对部分干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问题,我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分层分类开展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培养“行家里手”。
一是“靶向培训”补短板。 年初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梳理出基层所干部“测绘技术薄弱”“执法程序不规范”、机关干部“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不足”等6类共性问题,制定《2025年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清单》。上半年邀请省地质调查院、市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专家开展专题讲座8场,内容涵盖“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要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操作”“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流程优化”等;组织“业务骨干上讲台”活动4次,由局内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的5名同志分享“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处理”等实战经验。为确保培训实效,每场培训后均设置“随堂测试+实操演练”环节,例如在“地灾监测设备使用”培训中,参训人员现场操作无人机巡检、地表位移监测仪等设备,考核合格率达98%。
二是“实战练兵”提效能。 坚持“以战代训、以干促学”,将重点任务作为人才培养的“练兵场”。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中,组建由12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攻坚小组,其中35岁以下青年干部占比60%;在矿产资源整合专项行动中,抽调8名执法监察、地质矿产专业干部联合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龙山片区)中,安排2名林业高级工程师带领5名年轻干部全程参与方案设计、施工监督、效果评估。通过实战锻炼,青年干部的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规划科副科长小陈主导完成的规划文本,因数据精准、思路创新,被市局列为县级规划编制范本;执法监察大队干部小刘在矿产资源整合中创新“卫星遥感+地面巡查”监管模式,协助查处违法采矿案件5起,相关经验在全县执法工作会议上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