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街道政务服务工作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政务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辖区群众和企业服务。参会的有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以及村(社区)书记,大家都是街道政务服务工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政务服务之基

政务服务工作是街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街道的形象和发展。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筑牢政务服务的坚实基础。

(一)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群众的需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就是要回应群众的期盼。政务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一是要深刻理解政务服务是联系群众的桥梁,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就像咱们街道之前有位老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办理社保认证,急得团团转,跑到便民服务中心后,咱们的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安抚,一边手把手指导,帮他顺利完成了认证。老人临走时激动地说:“你们真是帮了我大忙了,不然我这社保都不知道该咋弄。”这就是通过政务服务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二是要认识到优质政务服务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去年咱们街道政务服务满意度达到了92%,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不能满足。要知道,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意味着更多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比如,社区居民王大姐之前办理准生证,原本以为要跑好几个地方,没想到在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一次性就办好了,她逢人就夸咱们的服务效率高,这就是群众幸福感的具体体现。三是要明白做好政务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身为街道和村(社区)的干部,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群众服务,政务服务更是我们的核心工作之一。群众来办事,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必须尽职尽责,把每一件事办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二)政务服务优,发展动力足

政务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街道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活力,优质的政务服务能为街道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是优质政务服务能吸引更多商户入驻,带动经济发展。去年,我们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成功吸引了5家企业入驻街道工业园区,带动了近200人就业,为街道增加了不少税收。这些企业负责人都说,就是看中了咱们街道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才下定决心在这里投资。二是高效的政务服务能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促进企业发展。辖区内的一家小型加工厂,之前办理生产许可证延期,按照以往的流程至少需要20天,但通过我们推行的“容缺受理”和“并联审批”,只用了7天就办好了,让企业能够及时恢复生产,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三是良好的政务服务口碑能提升街道的整体形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咱们街道政务服务好,不仅吸引了企业,也让周边地区的群众对我们刮目相看,这对于我们开展各项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服务能力强,干部形象佳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也是对干部能力的锻炼,能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能增强干部的业务素养。政务服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办事流程,业务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比如,便民服务中心的李XX,刚开始接触社保业务时很生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保业务的“专家”,群众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他咨询。二是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能培养干部的责任意识。当看到群众因为自己的服务而顺利解决问题时,干部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赵庄村的张XX书记,每次在村里帮群众办理低保申请时,都要反复核对信息,确保不出差错,他说:“这些钱都是群众的救命钱,一点都不能马虎。”三是优质服务能让群众对干部更加信任。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对干部更加信任。在去年的社区换届选举中,那些平时政务服务工作做得好的干部,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

(四)服务暖人心,社会更和谐

做好政务服务能化解群众的矛盾和不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街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及时解决群众问题能减少矛盾纠纷。之前有群众因为邻里之间的宅基地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社区干部得知后,主动上门调解,耐心讲解相关政策,最终让双方达成了和解。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二是公平公正的服务能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办理低保、廉租房等业务时,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让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享受到相应的政策,群众对此都很满意,没有出现一起因不公平引发的投诉。三是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增进群众和政府的感情。群众来办事时,我们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友善的微笑,都能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时间长了,群众和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各项工作也更容易开展。

二、正视现存问题,找准政务服务短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街道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效率待提升,群众有怨言

目前部分业务办理时间长,流程繁琐,让群众很不满意,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审批流程繁琐,环节过多。比如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按照规定需要经过受理、审核、审批、发照等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部门还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审核环节,导致办理时间延长。有群众反映,办一个营业执照跑了5趟,花了20多天才办好。二是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办理速度慢。有些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掌握不扎实,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就不知所措,需要反复查阅资料或者向上级请教,严重影响了办理速度。上个月,有群众来办理医保报销,因为工作人员对报销政策不熟悉,导致群众跑了3次才办好。三是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办事拖延。有些业务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理,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信息不共享,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办理房屋过户手续,需要国土、住建、税务等多个部门配合,但由于部门之间信息不互通,群众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态度需改进,温情有欠缺

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耐心和热情,让群众感觉很不舒服,这也影响了我们的整体形象。一是对群众咨询不耐烦,敷衍了事。群众来咨询问题时,有些工作人员要么爱答不理,要么简单几句就打发了,没有耐心详细解释。有位老人来咨询养老金调整的问题,工作人员只是说“文件上有,自己看”,让老人很无奈。二是面对群众的困难,缺乏主动帮助的意识。有些群众因为文化水平低或者身体原因,办理业务时遇到困难,工作人员没有主动上前帮忙,而是冷眼旁观。比如有位残疾人来办理残疾证,因为行动不便,填写表格很困难,但工作人员没有提供帮助,让他自己慢慢弄。三是服务过程中语气生硬,让群众感觉不舒服。有些工作人员在和群众交流时,语气生硬,态度蛮横,仿佛群众欠了他什么似的。有群众反映,去办事时,工作人员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说话,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三)设施不完善,便民有差距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