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供应商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 集团第三方供应商廉洁座谈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次会议,旨在深化共识、巩固基础、共谋未来。中央始终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集团作为承担区域重要使命的国有企业,其供应链的健康稳定,不仅关乎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更直接关联公共资金安全和社会形象塑造。唯有构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伙伴关系,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行稳致远的共同愿景。在此,我谨代表集团党委、纪委,对各位长期以来的贡献与合作,表示由衷感谢!
一、认清新形势,筑牢思想根基:深刻把握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定意志与刚性要求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也从 “夺取压倒性胜利”转向“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并全面深化治理”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身处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这一核心领域,我们双方必须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清醒认识所面临的高压态势和严格要求。
(一)把握高压态势:反腐败 “带电长存”,纪律规矩持续收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坚定决心,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一进程绝非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持续深化、不断加码的系统工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徙木立信之举,已成为全党一体遵循的铁规矩、硬杠杠。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呈现出鲜明的“越往后执纪越严”特征,其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更密,监督执纪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拓展。数据显示,仅 2025 年上半年,全国查处涉及违规吃喝等问题数量庞大,覆盖各行各业,有力彰显了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鲜明立场。特别是针对国企领域和政商交往中的顽瘴痼疾,中央及各级纪委监委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紧盯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释放了 “长牙带电”、震慑常在的强烈信号。这意味着,任何抱持侥幸心理、企图在“灰色地带”寻求不当利益的行为,其风险和代价将前所未有地增大。作为*集团的合作伙伴,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从严从紧的常态,任何试图挑战纪律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及时、精准、严厉地惩治。
(二)聚焦监督靶心: “风腐同查同治”,阻断风险演进链条。 中央对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交织互通的规律有着深刻洞察,坚持 “风腐同查同治”原则,精准指向由风及腐的隐蔽路径。实践反复证明,许多严重腐败问题的发端,往往源于看似“小节”的作风问题,如违规吃喝、收送小礼品等。这些“小节”一旦失守,极易成为权力被围猎、规则被腐蚀的突破口,逐步滑向深渊。纪检监察机关正是基于这一规律认知,坚持从小切口入手,通过深挖一顿饭、一份礼背后的利益输送本质,精准识别并有力斩断由风及腐的演变链条。对于像*集团这样,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领域承担主力军作用的国有企业而言,项目体量庞大、资金高度密集、合作主体多元,廉洁风险点多面广、高度关联。集团纪委将坚决贯彻“风腐一体治理”要求,聚焦项目立项、招标投标、工程变更、质量监管、物资采购、工程验收、资金结算等权力运行全流程关键节点,强化精准监督,严查违规违纪行为,特别是严防不正之风向腐败问题转化升级,坚决筑牢廉洁堤坝。这一治理策略要求我们与合作方均需保持高度警惕,绝不以微小“破口”作为交往常态。
(三)明晰协同责任:构建 “亲清”关系,形成廉洁共治格局。 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健康、阳光的政商关系,是双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保障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也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为我们厘清了政商关系的边界与方向。从大量案例教训看,试图通过非正常交往渠道,如违规宴请、旅游安排、贵重礼品馈赠、为公职人员支付个人费用等方式谋取竞争优势或特殊关照,不仅严重腐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涉事供应商自身更是带来毁灭性风险:面临纪检监察机关深度介入调查、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永久丧失与重要国企合作机会,乃至承担行贿犯罪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对于*集团而言,必须与供应商一道,以合同契约精神为准绳,在合作全链条环节始终坚持“阳光操作”原则。供应商应当彻底摒弃“人情往来”等于“潜规则”的错误认知,深刻理解合规经营才是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集团则负有完善供应商廉洁准入、过程监管、评价退出机制的法定责任,对任何形式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双方唯有共同恪守“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核心要义,确保交往公私分明、边界清晰,才能真正在合规高效推进项目的同时,守护好各自的廉洁安全与发展命脉。
二、明辨风险暗礁,严明纪律规矩:充分认识违规违纪行为的多重严重危害
廉洁是合作关系的基石,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行为都将侵蚀合作的根基。部分人或许持有模糊认识,认为某些所谓的 “行业惯例”或“人情世故”无伤大雅。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旦交往失去分寸,特别是掺杂了利益输送的非正常交往,其对个体、企业乃至社会造成的损害是系统性、深层次的。这种危害绝非简单的道德瑕疵,而是触犯党纪国法、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多方利益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