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公司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当前,距离 2025 年年底只剩下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进入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决战决胜期和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盘点前一阶段的改革成效,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对年底前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导,以决战姿态和冲刺劲头,确保高质量完成《 *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清单》中明确的全部改革任务,为公司在“十五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刚才,相关部室负责同志通报了改革任务的总体进展情况,截至二季度末,我们总计 93 项改革任务已完成 84 项,总体完成率达到 90 %,成绩值得肯定。各牵头单位也分别就具体任务的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举措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具体、很实在。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公司的整体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改革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自 2023 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公司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 *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改革作为牵引公司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来抓,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行动方案与任务清单,建立了“月度调度、季度分析、年度评估、不定期督导”的常态化推进机制。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持续优化。 我们坚持 “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全面完成了各级子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的修订工作,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董事会建设得到实质性加强,“董监高”权责边界更加清晰,现代企业制度的根基进一步夯实。 第二,功能使命的战略定位更加聚焦。 我们围绕 *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积极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在传统业务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双向发力。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与业务重组,公司的核心主业更加突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发展的方向感和目标感显著增强。 第三,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智慧物流、数字零售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并荣获了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的认可,这标志着我们的创新能力正在从点状突破向系统提升迈进。 第四,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 我们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严格落实 “四同步、四对接”。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冲锋在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公司上下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向所有为改革事业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问题,补齐短板,清醒把握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工作,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从刚才的汇报和日常调研掌握的情况看,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一是 改革任务的推进存在不平衡性。 90 %的完成率固然可喜,但剩下的 10 %往往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一些任务之所以滞后,既有宏观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暴露出我们部分单位、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攻坚克难能力不足、协同作战意识不强的主观问题。个别单位存在“等、靠、要”思想,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强,导致系统集成的整体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二是 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这是我们最需要警醒、最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仍存在瓶颈,尤其是在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方面,我们还缺少能够支撑长远发展的 “杀手锏”。研发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提升。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虽然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通过*博瑞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服务赛道,通过*国业公司关注医疗健康、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但总体来看,我们的步伐还不够快,规模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能够主导未来发展的新支柱。 三是 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虽然我们在制度层面建立了市场化的用人、薪酬机制,但在具体执行中,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地。特别是在管理人员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方面,力度还不够,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没有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烦恼。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以 “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去解决,一项一项去攻克。

三、聚焦重点,决战决胜,全力打赢改革深化提升攻坚战

同志们,收官之战,即决战。未来几个月,我们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艰巨。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核心关键,精准发力,确保年底前交出一份优异的改革答卷。在此,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优化资本布局为牵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能体现公司战略意图、最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一方面,要坚决完成 “两非”“两资”的处置任务,为新产业发展腾挪空间、集聚资源。另一方面,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到 2025 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要达到 35 %。这个目标对我们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主动对标,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要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加大投资布局力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和“探索”层面,要拿出真金白银,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产业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和市场渠道。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任务视同主业管理,建立专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各级企业大胆闯、大胆试。力争在“十五五”期末,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营收占比实现跨越式提升,真正形成新的增长极。 第二,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核心,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打造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 “链长”。 一要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这是硬指标,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要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的约束机制,确保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升,力争在 “十五五”期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二要 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要积极培育和申报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借智引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要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要以我们已有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司主营业务深度融合,通过 “ AI +”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让数字化成为我们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强大的竞争优势。 第三,以深化 “三能”机制为突破,全面激发组织内生动力。 企业的活力源于人。改革的深化,最终要体现为企业活力、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向管理要效益,向机制要活力。 一要 全面落实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动真格,刚性兑现契约,考核不合格的要坚决调整,真正让 “契约”成为硬约束。 二要 全面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这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关键一招。要打破身份、职级限制,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对于不担当、不作为、能力不匹配的干部,必须坚决调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三要 完善按业绩贡献决定的薪酬分配机制。要坚持效益导向,薪酬分配要向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核心骨干和一线员工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积极探索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方式,让核心人才能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强化保障,狠抓落实,确保改革任务圆满收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蓝图,如果不能落地,也是空中楼阁。为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我再强调两点保障措施。 第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这是我们推进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把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作为检验党组织战斗力的 “试金石”和“磨刀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对重大改革任务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二,必须压实责任和严格考核。 改革成效好不好,最终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检验。我们要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 要强化目标导向。要将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各单位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刚性挂钩。对于进度滞后的单位,要进行专项督办,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力、影响全局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是 要突出创新导向。要借鉴先进经验,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考核指标体系。要将研发投入强度、新增专利授权量、科技成果转化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等关键指标,以更高的权重纳入考核。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职工撑腰鼓劲,在全公司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三是 要坚持价值导向。我们的考核不能仅仅看单一的经济效益,更要看是否履行了国有企业的战略使命,是否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是否增强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同志们,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对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党性、能力和作风的全面检验。我希望大家都能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拼劲,拿出百倍的努力,付出千倍的汗水,坚决打赢这场收官之战,为*公司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