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复盘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成绩、剖析问题,研判当前形势,明确下半年的奋斗目标和关键举措,动员全体同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接续奋斗。刚才,各部门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详实的数据,也有深刻的思考,总结了亮点,也直面了不足,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内容务实,我听了很受启发。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公司整体运营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上半年攻坚克难中砥砺了发展韧性
2025 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日趋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以及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带来的传导压力,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迎难而上、承压前行,围绕年度战略目标,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整体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一是 市场拓展逆势而上,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在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逆势增长。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 *亿元,同比增长 12 . 8 %,新签订单量同比增长 9 . 5 %。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特别是在*区域、*区域等传统优势市场,我们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我们在中西部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市场一线将士们不舍昼夜的奔波和拼抢,是他们用脚步丈量市场,用汗水浇灌收获的成果。我们成功交付了*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大学*校区电梯更新项目、*市*地块公租房电梯工程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标杆工程,这些项目的顺利履约,不仅为公司贡献了收入,更擦亮了*电梯的品牌,赢得了客户与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是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我们深知,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上半年,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精力。特别是面对即将全面实施的 GB7588 – 202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我们的技术研发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他们围绕新国标在制动系统、阀门系统、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系统性地开展了技术攻关与产品迭代升级。截至目前,我们已有 *款主力电梯型号通过了新国标的首批认证,覆盖了公司在保电梯总量的*%,走在了行业前列。这不仅为我们应对法规变化赢得了主动,更为产品的本质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我们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也取得初步成效,搭载了 AI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智慧电梯解决方案,已在部分项目中试点应用,提升了运行效率与安全系数。 三是 服务升级成效显著,后市场布局开创新局。 随着我国电梯保有量突破 1000 万台大关,电梯行业正式进入存量与增量并重的新时代。我们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趋势,将服务升级和后市场开拓作为重要的增长极。工程服务团队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工程中,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据统计,全国有超过 120 万台老旧电梯存在更新改造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上半年,我们在 *市、*市等地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率先推广应用的装配式加梯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预制,将现场安装周期从传统的 45 天大幅缩短至 12 天极大地减少了施工对居民的滋扰。凭借高效的交付能力和卓越的服务品质,我们在相关项目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超过 91 %的综合满意度评分树立了行业新标杆。维保业务同样量质齐升,我们通过优化网格化布局,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客户投诉率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续保率达到*%,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这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我们下半年改进工作的起点。第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区域市场拓展未达预期,市场占有率与我们的品牌地位不相匹配,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需要警惕。第二,内部协同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部门墙”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跨部门的流程衔接、信息共享还不够顺畅,影响了整体运营效率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三,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个别项目存在交付周期偏长、成本控制不力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项目管理、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能力还需持续锤炼。第四,创新驱动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面对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滔天巨浪,我们虽然有所布局,但整体的反应速度、技术转化效率和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与头部企业的差距依然明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研判形势,认清挑战,把握机遇,在时代变局中找准高质量发展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