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作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更心怀感恩。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与我并肩奋斗的每一位基层党务工作者,属于所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的共产党员。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受表彰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级领导、向辛勤耕耘在党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党务工作者,我深知:党务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守;或许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却承载着组织信任和党员期待。多年来,我始终以 “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为信条,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奉献中实现价值。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汇报体会与感悟。
一、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筑牢思想根基,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作为党务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 “学”字为先,在深学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我始终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深入研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通过 “个人自学+集体研学+专家讲学+实践促学”四位一体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例如,在主题教育中,我们创新开展“晨读一刻钟”“午间微党课”“晚间分享会”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学习,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针对年老体弱党员,组建“送学小分队”上门辅导,确保理论学习“一个都不少”。一年来,我所在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党员参与率达98%,相关经验被市委组织部推广。
坚持 “活”字为要,在创新形式中增强教育实效。 传统党课 “照本宣科”、主题党日“流于形式”是基层党建的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我探索“情景式+互动式+实践式”教育模式:在红色教育基地开设“实景党课”,通过角色扮演、沉浸体验让党员重温峥嵘岁月;开展“党史知识擂台赛”“红色故事大家讲”等活动,激发党员参与热情;组织党员到社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在实践锻炼中锤炼党性。去年,我们联合辖区企业打造“税企党建联建基地”,通过“共过组织生活、共解发展难题、共育先锋队伍”,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关做法获《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
坚持 “实”字为本,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始终牢记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尺。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带领党员组建“突击队”,连续驻守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推动建立“党员先锋岗”“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9%;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所在支部获评“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些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才能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二、以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夯实基层基础,让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