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我县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推动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过往,成绩斐然增信心
过去几年,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让我们对做好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一)机制建设扎实推进
机制是工作开展的保障,我们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保驾护航。一是组织领导强化。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统战部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年累计召开专题会议12次,协调解决问题30余个。二是责任分工明确。制定《XX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链条。同时,建立了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考核评价严格。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年底组织专门考核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宣传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多措并举,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是阵地宣传常态化。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大舞台等阵地,通过开设专栏、播放公益广告、举办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全年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24期,播放公益广告1200余条次,举办文艺演出60余场。二是主题活动多样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年开展知识竞赛10场、演讲比赛8场、征文活动6次,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三是教育引导精准化。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教育,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机关单位开展民族政策专题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在企业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年开展专题培训30余场,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三)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搭建平台,让各民族群众走得更近、心贴得更紧。一是文化交流频繁。举办“各民族文化展示周”活动,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传统技艺和民俗风情,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活动期间,共展示各类文化作品300余件,举办民俗表演20余场,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参观体验。二是互助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汉族干部群众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在生产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全县共结成帮扶对子500余对,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余个,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三是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县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工作经验,共同推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全年组织跨区域交流活动6次,签订合作协议3份,在文化旅游、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帮扶成效持续显现
我们始终把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帮扶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产业帮扶见实效。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全年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发展特色产业项目20余个,带动500余户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民生改善暖人心。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全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解决了20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电力台区10个,有效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就业帮扶稳增收。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组织招聘会,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全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0期,培训少数民族群众1000余人次,举办招聘会10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帮助5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就业。
二、认清形势,明晰挑战明方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方向。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国际局势影响深远。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煽动民族分裂情绪,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坚决抵制各种分裂势力的渗透和破坏。二是周边地区态势复杂。周边一些地区民族问题较为突出,不稳定因素较多,容易对我县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配合,共同维护区域的和谐稳定。三是网络舆情冲击加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对民族团结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煽动民族仇恨,对我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要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内部问题不容忽视
我县自身在民族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等还相对滞后,影响了民族团结的基础。二是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挑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民族语言、传统技艺等得不到有效传承和保护,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些群众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狭隘的民族观念,缺乏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尊重,容易引发民族矛盾和纠纷。
(三)工作短板亟待补齐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制约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工作创新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时,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作效果不够理想。二是基层基础相对薄弱。部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民族工作力量不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需要。三是协同配合不够紧密。一些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整体成效。
(四)目标要求更加明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筑牢思想根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二是促进共同发展。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维护和谐稳定。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和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