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重要论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我们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制度创新、政策供给、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成功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城市、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等国家级荣誉。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群众困难救助机制。一是动态监测对象更精准。聚焦提升救助时效性,优化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将5万余名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实现数据自动比对。预警信息及时推送至医保、教育、住房保障等部门及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有力保障“应保尽保”。二是“一事一议”覆盖更全面。针对群众遭遇特殊困难、超出政策范围或处于政策边缘难以把握的情形,建立市-区-街分级实施、三级联动的“一事一议”工作机制,从23个方面放宽政策准入条件,拓宽覆盖范围。市级累计下沉基层开展“一事一议”60余次,妥善解决疑难复杂个案300余例。三是“政府+社会力量”渠道更多元。拓宽救助渠道,创新打造“社会救助+商业保险”、“社会福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公益慈善”模式。实施“惠厦保”、“幸福安康险”等项目,政府出资为全市6万余名困难群众投保大病补充保险、为近46万名户籍老年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年实施慈善项目127个,投入资金1021.58万元,受益超16.12万人次。全国首创“阳光收养”机制,全省率先设立“一老一小”关爱基金,重点帮扶困难老人与困境儿童。四是探索流动儿童关爱机制。聚焦流动儿童群体,探索完善关爱服务机制,今年被列入国家级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在全国首创孤弃儿童“阳光收养”体系,建成收养意愿登记与评估系统,科学遴选评估收养家庭,提升收养工作透明度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