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协调会上的讲话

区长在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协调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区长在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协调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协调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我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认清发展形势,锚定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新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找准定位。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凸显服务站运营必要性

近年来,我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25年6月底,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XX万人,占总人口的XX%;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XX万人,占总人口的XX%。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老年人身边的服务平台,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从老年人口结构来看,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老年人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困难和养老问题,需要更加专业、细致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站可以通过开展上门服务、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项目,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政策导向明确,指明服务站发展方向

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标准、服务内容、资金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要求,制定了《XX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和运营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我们要以政策为导向,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和运营,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三)群众需求升级,倒逼服务站优化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照料,而是更加注重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他们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前,我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存在服务项目单一、服务方式传统、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我们必须顺应老年人需求升级的趋势,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加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服务站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区域发展要求,推动服务站提升质量

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带动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关键点

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区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站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到2026年底,实现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一)科学规划布局,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

要结合我区人口分布、老年人需求、社区建设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布局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均衡配置、方便群众”的原则,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合理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站,确保每个社区都有至少1所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对于城市社区,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对于老旧小区,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规划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老年人就近享受服务。对于农村社区,要依托村(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校舍等场所,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功能。一是加强生活照料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等日常照料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难题。二是强化医疗保健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等服务,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三是丰富文化娱乐服务,开展书法绘画、棋牌娱乐、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四是提供精神慰藉服务,组织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帮扶,开展心理疏导、情感交流等活动,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同时,要针对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比如,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定期探访、紧急呼叫等服务,让特殊老年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专业的服务队伍是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的关键支撑。要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一是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二是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三是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为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服务站高效运营

要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服务站的规范管理。一是明确服务站的功能定位、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确保服务站服务规范、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对服务站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三是做好服务站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高效。四是建立健全服务站评估机制,定期对服务站的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站的运营管理水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