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使命,积极探索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链上党建”模式,推动 XX 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我谨代表 XX 县,就党建引领产业 链发展 的实践与探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简要汇报,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互鉴,共同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迈向新高度。
基层党组织是产业发展的战斗堡垒,只有夯实党建基础,才能为产业 链发展 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坚持以“六化”标准为引领,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组织建设、阵地打造、教育创新等方面多点发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和协调。我们以党建联盟为纽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企业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组建党建联盟,整合产业发展资源。一是 搭建合作平台。联合上下游 112 家企业成立 XX 产业党建 联盟,打破企业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通过党建联盟这一平台,企业可以共同探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实现协同发展。 二是 建立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项目共 研 、人才共享等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项目共 研 ,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题;推进人才共享,实现人才在产业链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这些机制,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和效率。 三是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党建联盟领导小组,由产业链内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领导职务,加强对党建联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党建联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企业合作共赢。一是 举办政策对接会。发起“企业开放日”,定期举办 XX 产业 链政策 对接会,邀请政府部门解读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通过政策对接会,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同时也促进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是 组织设计沙龙。举办设计沙龙 12 期,为企业搭建交流设计理念、分享创新成果的平台。在设计沙龙上,企业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推动产品设计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是 推动项目合作。通过交流活动,促成合作项目 6 个,带动区域产值增长 2 . 3 亿元。这些合作项目涵盖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发挥党员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一是 设立示范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 32 个、责任区 8 个,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示范岗的党员在工作中带头创新、带头攻坚,为企业发展树立了榜样;党员责任区的党员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确保责任区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 组建攻坚团队。组建电商攻坚、非 遗创新 等党员突击队,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关。党员突击队在推动“ XX ”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 开发国潮 新品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 开发国潮 新品 23 款,单品利润率提升 50 %。 三是 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双培双带”工程,近三年从技术骨干发展党员 37 名,将 18 名党员培养为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党员覆盖率 90 %。通过“双培双带”工程,不仅壮大了党员队伍,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深化区域协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 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建立区域产业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区域合作,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 推动产业联动。加强产业链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创新。例如,推动 XX 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产业协同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是 参与区域竞争。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区域经济合作活动和产业展会,展示 XX 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参与区域竞争,企业能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匠心传承铸文脉,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文化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我们坚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创新人才,开发特色产品,提升产业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共建创新平台,培育专业人才队伍。一是 联合高校院所。联合中央美院、 XX 工艺美院共建“ XX 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创新实验室,培养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8 人、非遗传承人 12 人,获国家专利 43 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是 完善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人才的实践锻炼,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三是 加强人才激励。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对在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通过人才激励政策,吸引和留住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融入党建元素,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一是 创新设计理念。将党建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创作《百年红木 ・ 匠心向党》主题艺术展,推出“复兴”“征程”系列红色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销售额破 1200 万元。 二是 拓展产品领域。在开发红色文 创产品 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其他文创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是 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培育和推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 创产品 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打造文化载体,弘扬产业文化精神。一是 建设文化场馆。建设“ XX 非遗文化馆”,年接待 研学游客 5 万人次,接待各级各地考察团 563 批次, XX 集团成为 XX 省首批非遗体 验 基地。非遗文化馆通过 展示非遗 技艺、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了产业文化精神,提升了产业的文化软实力。 二是 开展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技艺展演、文化讲座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对产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扩大了产业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产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是 加强文化宣传。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产业文化的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提高了产业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产业发展。
四、 数智赋能强 引擎,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时代, 数智化 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将红色基因融入创新发展,积极 推动数智化 转型,搭建智慧平台,建设智能生产线,开展技术攻关,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搭建智慧平台,提升党建工作效能。一是 建设云平台系统。搭建“智慧党建云平台”,实现组织生活、党员考核、民意反馈“一网统管”。通过云平台,党建工作更加便捷高效,问题响应效率提升 70 %,有效提高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二是 完善功能模块。不断完善 智慧党建云 平台的功能模块,增加党建知识学习、党员交流互动等功能,为党员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党建工作数据进行分析 研 判,为党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 推动数据共享。加强 智慧党建云 平台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对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工作协同效率,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推进智能制造,提高生产运营效率。一是 加大设备投入。投资 1 . 2 亿元建成智能数控雕刻生产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推动生产制造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智能数控雕刻生产线的建成,使生产效率提升 40 %,材料利用率达 95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是 研发智能系统。党员牵头完成 AI 设计系统研发,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AI 设计系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快速生成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三是 优化生产流程。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了生产环节中的浪费和延误,提高了生产运营的整体效率。
(三)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一是 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建“家居工业设计研究院”,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通过校企合作,整合了双方的优势资源,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 攻克技术难题。集中力量攻关“零甲醛胶合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零甲醛胶合技术”的成功研发,使产品入选“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名录,提升了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发展。 三是 推广绿色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推广绿色技术,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各位领导、同志们,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链上党建”模式,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