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车间的发展优势,构建了 “政治引领强方向、组织赋能强动力、实践创新强效能、文化铸魂强根基”的融合体系,当党支部的“红色熔炉”与车间的“生产齿轮”精准咬合,实现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政治引领筑基工程 ,构建国企党建 “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一是锚定政治引领定盘星,把牢高质量发展前行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思想铸魂+实践赋能双轮驱动,确保企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公司党委紧扣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围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速园区载体建设、提升运营服务能级等核心任务,创新开展解剖式调研实践。通过组建党员骨干调研专班,综合运用现场踏勘、专题研讨、招投联动分析、运营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形成调研-决策-落实-反馈闭环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这种沉浸式调研模式,既锤炼了党员队伍的攻坚能力,更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二是织密制度保障防护网,拧紧管党治党总开关。立足国企治理特点,构建制度筑基、权责明晰、执行有力的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支委会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建立涵盖50项核心事项的清单化管理体系,实现党建入章程全覆盖、制度衔接全贯通。通过绘制决策流程图、制定权责清单表、完善监督评价链,形成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制度闭环。特别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创新实施双审核双把关机制,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又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经营实际,实现政治引领与法人治理的有机统一。三是夯实组织建设奠基石,筑牢基层党建强根基。以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为导向,系统推进基层党建三基建设。在组织建设层面,严格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动态优化党组织设置,规范开展换届选举,确保党的组织全覆盖、工作全覆盖;在队伍建设层面,实施书记领航工程和党员先锋行动,通过书记挂帅攻坚+骨干带头冲锋模式,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先锋示范岗,构建起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的党员队伍;在制度执行层面,建立涵盖组织生活、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等12项核心制度体系,创新运用三会一课纪实管理、主题党日清单化等载体,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
(二)开展融合发展赋能行动 ,打造 “党建+产业”生态创新矩阵。一是实施“党建+”赋能工程,构建产业生态的红色引擎。党委立足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理念,系统打造十大党建+融合模式,形成覆盖产业全链条的红色动能矩阵。在活动共建层面,以智慧化转型、园区治理、区域经济为突破口,创新实施党建+智慧化赋能园区数字化转型,党建+园区维稳构建和谐营商环境,“党建+经济”激活区域发展活力。在产业融合层面,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通过“党建+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党建+园区运营”提升服务能级,“党建+产教融合”培育创新生态,“党建+科创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二是落实四特工作法,打造基层党建的创新样板。为夯实融合发展根基,党委创新推行特色学习、特色活动、特色阵地、特色人才四位一体工作法。在理论武装方面,构建头雁领航、先锋领学、双向互动、知行合一的立体化学习体系,通过《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规范四学模式,打造知新读书会党员学习会等常态化教育载体。在组织生活方面,持续开展守初心微讲堂红色寻根之旅等十大主题党日活动,将政治学习、实践锻炼、服务群众有机融合,使党日活动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在阵地建设方面,按照七有标准打造线上+线下党建矩阵,线上开发智慧云脑OA党建空间等数字化平台,线下建设集教育、服务、展示于一体的党建文化长廊,与入驻企业共建AI+党建体验空间。在人才培育方面,实施先锋头雁人才工程,构建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帮带的全链条培养机制,打造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突出机制创新,激活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党委形成目标引领、过程管控、结果运用的闭环管理体系。在考核评价中,创新设置党业融合指数,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服务效能等核心指标纳入党建考核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这种以发展成效检验党建成果的评价导向,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