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这是一次极为重要且紧迫的会议。校外培训市场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本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近年来,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受利益驱使,违规办学现象频发,严重扰乱了教育秩序,加重了学生和家庭的负担,损害了教育公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不满。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为学生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的教育环境。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违规办学破坏教育生态
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如超前超纲教学、虚假宣传、违规收费等行为,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提前教授学校尚未教授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认为“反正培训机构都教过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破坏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使得教育生态失衡。同时,培训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加重学生和家庭负担
过度的校外培训让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学生们本应在完成学校学业后,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参加体育锻炼和培养兴趣爱好,但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却让他们陷入了无休止的补课之中,剥夺了他们的童年快乐和成长空间。此外,高额的培训费用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甚至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三)损害教育公平
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高价培训班来提高成绩,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则可能因为无法承担培训费用而被远远甩在后面。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可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拉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影响社会稳定
近年来,因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引发的纠纷和投诉日益增多。一些培训机构在收取高额费用后,出现关门跑路、教学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矛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明确目标,准确把握专项整治的重点任务
(一)整治超前超纲教学行为
超前超纲教学是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的突出表现之一。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提前教授超出学生所在年级教学大纲的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要求,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严禁任何形式的超前超纲教学行为。对于违规的培训机构,要责令其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
(二)规范培训收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