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学、严查、真改”三段论,写出了作风建设的韧劲与实效

“学有厚度,查有深度,改有力度“”

01

如果你正在写“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材料,如果你苦于找不到既规范又出彩的表达框架——那么这篇来林挺撰写的《“常抓不懈”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你一定要好好拆一拆、学一学。

这篇文章以“学、查、改”为主线,但没有机械落“三段论”,而是通过“深学细研、严查深剖、真改实治”三个动作词贯通逻辑、铺设结构,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温度,更兼具语言厚度。全篇写出了“打持久战”的战略定力,也写出了“抓早抓实”的操作路径,是一篇真正让人“能套结构、能抄句子、能学风格”的高质量写作范本。

02

第一段:深学细研,打牢思想之基,筑牢作风之坝

这一段将“学”写得不空不虚,落点精准:既学制度条文,也学历史经验;既学具体条款,也悟深层意蕴。“徙木立信”“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等关键词,有理论厚度,也有语感张力。

文中不止于强调“学什么”,更强调“怎样学”。通过用好各种学习平台,营造以学促思、以思促行的浓厚氛围,真正实现“心中有畏、言中有戒、行中有止”的作风自觉。

03

第二段:严查深剖,找准问题根源,打透作风病灶

这一段节奏明显加快,从“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具象案例入手,迅速点出“四风”问题的新变种。通过“负面清单”“显微镜”“咸茶议事”等表达场景化、机制化,把“查”写活了、写实了,也写细了。

整段最值得点赞的是“三重维度”查摆框架:

  • 工作层面:从制度执行、流程管理入手;
  • 思想层面:敢于剖析动因,揭思想“潜规则”;
  • 群众层面:借力“牢骚话”做监督,转化“民声”为“问责”。

既有“刀刃向内”的态度,也有“群众立场”的温度,是查摆段落写作中的典范模板。

04

第三段:真改实治,落地整改举措,构建长效机制

“查而不改、改而不实”,是作风建设的最大风险。这一段将“改”从表态落到机制,用“闭环治理链”——从发现问题到整改落实、从评估成效到制度巩固,清晰画出作风整治的“时间轴+任务表”。

关键词如“清单化管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从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深化”等,都是你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表达利器。更重要的是,它没有空讲原则,而是始终围绕群众体验和实际效能发力,用“幸福指数”“八小时内外”“最后一公里”这些温暖词汇,为整改赋予“可感知、能触达”的公共温度。

05

写在最后:不是喊口号,而是讲逻辑、立支点、提路径的“实操型好文”

整篇文章逻辑清晰、结构对称、语感强劲,三段环环相扣,构建了一个从思想到制度、从自律到监督、从学习到整改的完整作风建设治理模型。归纳起来:

  • 深学:写出了态度,也写出了方法;
  • 严查:贴近现实,也触及人心;
  • 真改:落到机制,也回到群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