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XX县巩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化解、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锤炼、成效在一线检验。
一、深入基层督导,做到在一线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群众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XX县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与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召开工作部署会X次,带头深入各乡镇调研并主动参加X个乡镇工作汇报会议,现场点评指导。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分类型全覆盖调研机制,制定活动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细则,组建X个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谈话、查阅交友日志等方式开展指导督促X次。各乡镇党委认真谋划,坚持“周部署、月督查、季述职”工作机制,成立专项督导组,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地落实。三是加强跟踪督办。贯彻落实“书记领衔、县长领办、工委督办、代表跟踪”的群众重点建议办理机制及“三面商”制度,强化建议落实情况的动态跟踪督办,并组织代表对“难办理、办理难”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集中视察,督促承办单位加快办理进度、提高代表真实满意率。
二、走进田间地头,做到在一线转作风。乡镇党员干部主动走进基层一线、村民家中,在农民中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广泛交朋纳友,真情连心。一是广交群众朋友。X名乡镇党员领导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副科级后备干部通过利用群众空余时间开展午间访、夜间访,遍访在家村民,发放干群联系服务卡,重点结交生活困难户、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群众X人,并详细记录我为群众办实事日记,解决疑难愁盼,书写民生温暖。聚焦人才振兴,采用动态数据模式,联动管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召开摸底会议。下发摸底文件和问卷,对全县的乡村人才进行分类统计调查和汇总,对乡村人才队伍和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和汇总,做到底数明、心中有数。二是凝聚驻村力量。压实驻村帮扶责任,研究印发《XX县驻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和各项补贴,经常召开驻村工作队现场会,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交流学习。动态编印驻村工作简报XX期,学习宣传身边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常态化开展督查暗访XX次,督查发现不在岗在位、擅自更换人选等情况XX例,下发通报XX期,有效激励各级驻村工作队扎根乡村,倾力帮扶。2025年以来,XX村工作队真情连心、扎实帮扶。争取XX余万元整治环境、建设污水管网和乡村公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XX村被评为全省森林乡村,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XX村驻村工作队暖心服务群众,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排忧解难,成立XX教育基金、家庭积分银行,累计发放各类补助XX万余元,资助困难学生XX人,赢得群众广泛赞誉。三是彰显先锋作用。开展“XX”行动,依托村(社区)网格、党建指导员,针对农村、社区、企业分别设置“XX”三大板块,发挥好党员干部、乡村人才示范的引领作用,帮助解决基层治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解决民生实事X件,协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X余个,让更多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地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X%以上。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期间,X余名党员干部奔赴交通、产业一线,为群众除冰扫雪,并为X名“三类人员”送去温暖;安全生产大排查期间,X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发放宣传手册X余份,开展安全知识宣传X余次,排查并整改隐患X余条,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凝聚多元力量,做到在一线共振兴。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乡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和生产一线,当农民的真心朋友,将培养成党的政策宣传员、综治维稳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发展的引导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得力助手。一是人才力量更加充实。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聚焦“三大产业集群”,发挥人才效能,实施“乡村荣誉CEO”行动,引导县直单位党政人才参与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乡村中心工作,相关做法在XX日报和XX组工信息刊发。依托XX博士联合会,引导XX余名XX籍在外博士开展“双结对双帮扶”活动,为乡村发展提出有效建议X余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XX余个、研发新产品XX个。持续建设县乡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驿站、社区(村)“人才超市”等,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结合“X”行动,党员干部广泛结交博士人才、党政人才、乡贤人才,动员X名愿意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的城市人才担任“乡村荣誉CEO”,协助编制X个中国传统村落、X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X个产业发展规划。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带X余名群众参与到抗旱救灾、安全生产等工作中,收到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低保评定、矛盾调解等方面建议X余条,化解邻里纠纷X余件,解决急难愁盼事项XX余件。二是产业发展更有特色。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对收入来源单一、产业经营性收入偏低、可持续性不强的XX个“消薄”村纳入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集中攻坚,建立挂点帮扶机制,并制定“一村一策”,引导XX个县领导挂点指导XX个薄弱村党组织,参与“消薄”调研XX余次,吸引龙头企业XX家、乡贤人才XX个,推动项目资源向薄弱村倾斜。针对增收有困难、年收入较低的薄弱村,推进强村带弱村模式,引导产业发展好、帮带能力强、增长势头足的XX个强村开展结对帮扶,通过项目合作、延链补链、技术支持等方式,带动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治理水平更加高效。深入开展社会治理集中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园中园”“厂中厂”等专项排查整治。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深化县领导“双线接访”“三色”预警信访化解、重大疑难案件会商等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信访件一次性化解率达XX%。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能力。深化“XX”特色统战品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得到省、市分管领导肯定性批示,全县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2025年1月,我县采取材料评选与现场汇报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先进集体XX个,优秀个人案例XX个,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了相互启迪、相互借鉴以及展示工作成效的平台。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员干部培养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