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创新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要求,总结集团近年来创新工作成效,分析形势任务,部署未来三年 创新攻坚 目标。刚才,我们表彰了2024年度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总工程师通报了集团“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期评估情况,三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牢记“国之大者”,以历史担当扛起创新使命
(一)创新是集团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 。 回顾集团70年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白手起家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到改革开放后参与国际竞争,再到新时代跻身世界500强,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创新突破。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技术变革,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2%,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5%,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68%。特别是攻克了5G+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卡脖子”技术,开发出全球首台套智能掘进装备、 国内首 款 氢能重卡等 标志性产品,推动集团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二)创新是应对百年变局的关键一招 。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方面,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加剧,我们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产业亟需通过创新实现“突围”。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上勇当先锋。比如,面对新能源汽车“缺芯少电”困境,我们组建跨领域攻关团队,仅用18个月就突破车 规 级IGBT芯片技术,实现国产替代,累计装机量突破50万套。
(三)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要初步形成“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世界一流企业特征。对照这一目标,我们在创新效能、新兴产业占比、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有差距。必须坚持“四个面向”,把创新融入集团战略、管理、文化全链条,推动创新 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 链深度融合,加快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比如,我们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建成12座“灯塔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跻身全球制造 业数字化转型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