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税务系统 “强基工程”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局、省局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部署要求,动员全市税务系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强基工程”落地见效。基层是税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纳税人的“最后一公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既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推动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实施 “强基工程”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 “强基工程”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税收工作一头连着党中央决策部署,一头连着亿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基层税务部门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减税降费红利能否精准落地、税收职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例如,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需要基层税务部门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企业,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若基层征管基础不牢、干部能力不足,就可能出现政策落实“堵点”,影响市场主体获得感。实施“强基工程”,就是要通过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制度、基本能力,构建“政策落实—效果跟踪—问题反馈”的闭环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税收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二)实施 “强基工程”是应对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税收改革任务艰巨,纳税人需求日益多元。基层税务部门既面临组织收入压力,又承担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部分基层单位仍存在征管基础薄弱、风险防控滞后、干部能力不足等问题。例如,在 “金税四期”全面推广的背景下,一些基层分局仍沿用传统手工操作模式,导致数据质量不高、风险识别滞后。实施“强基工程”,就是要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的征管模式,筑牢税收治理的“四梁八柱”。同时,针对虚开发票、骗取退税等违法行为,建立“市局—县局—分局”三级联动风险应对机制,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防范化解税收风险提供坚实支撑。
(三)实施 “强基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础。没有稳固的基层基础,税收职能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服务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例如,在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基层税务部门 须具备 跨区域协作、国际税收规则应用等能力。实施 “强基工程”,就是要通过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规范化管理,推动基层税务部门从“事务型”向“治理型”转变。具体而言,要深化“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应用,实现 90 %以上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同时,建立“基层治理人才库”,选拔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懂区域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