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作为青年干部代表在此交流,我既深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身处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伟大时代,作为纪检监察战线的新生力量,我深切体会到 , 青年干部的成长,既要仰望星空的信仰坚守,更需脚踏实地的躬身力行。下面,我围绕六个关键词分享工作实践中的真切感悟,恳请各位指正。
二、担当实干 , 从应激性应对到战略性破局 。 经历过专项斗争的洗礼后才懂得,担当不是匹夫之勇,而是知重负重的智慧攻坚。在政治考验面前,我读懂了亮剑的哲学。参与扫黑除恶 “打伞破网” 时,当调查触及地方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老同志那句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当定海神针让我豁然开朗。面对威胁恐吓,我们创新纪法教育 +政策感化组合拳,既坚守原则底线,又彰显组织温度。这种斗争艺术让我体会到 , 真正的担当,是政治智慧与政治勇气的辩证统一。在改革攻坚关口,我领悟了破冰的智慧。监察体制改革初期,面对纪法衔接的新课题,我们团队连续三个月晨碰头、晚复盘,把抽象的制度要求转化为 50 多项具体操作规范。当看到基层同志运用新流程高效突破案件时,我更加坚信 , 担当的实质,是把改革蓝图转化为实践成效的创造性劳动。
三、严细深实 , 从完成任务到雕琢作品 。 五年审查调查工作让我深感 , 纪检监察事业容不 得差不多,必须追求百分百。极端负责,是刻进骨子里的职业基因。曾为核实某个时间节点,翻遍三年的会议记录;为精准表述问题性质,八易其稿打磨文书。有同事开玩笑说我们在鸡蛋里挑骨头,但当我看到被审查人面对铁证如山的材料心服口服时,真切体会到 , 严谨就是最好的教育。精益求精,是永无止境的自我超越。去年主办某国企系列案,创新制作资金流向动态图谱,将复杂的利益输送链条可视化呈现。结案后并未止步,而是继续深挖背后的监管漏洞,推动建立 “三重一大”事项 决策回溯机制。这个过程让我懂得 , 精品意识,就是把每个案件都当作治理样本的自觉追求。
四、讲求效能 , 从疲于奔命到善弈谋势 。 多重监督任务交织时,我逐渐摸索出弹钢琴的艺术。笨鸟先飞让我尝到主动的甜头。每年初系统梳理监督重点,制作政治监督日历,把周期性工作模块化。当巡视整改回头看遇上专项治理时,这种前置规划让工作安排游刃有余。分类排序教会我智慧的取舍。建立监督任务红黄蓝三色管理机制,重要事项挂图作战,常规工作流程优化,突发任务快速响应。面对同时推进的 5 个专项监督,这种分类施策确保了工作不断、节奏不乱。一鼓作气锻造出攻坚的韧劲。在查办某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案件时,采取分段突进 +集中会战模式,保持办案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结案时专案组同志感慨 , 办案就像登山,中途歇脚容易失去攀登勇气。
五、守正创新 , 从路径依赖到迭代 优 化 。 新时代新征程,深刻体会到 , 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出路。在政治方向上,始终牢记第一身份。制定创新方案前,必先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确保创新不偏航。去年探索嵌入式监督,就是从总书记监督融入治理重要论断中获得的灵感。在方法革新上,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我们创设协作区机制,但绝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经过三个月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后形成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明白 , 有价值的创新,必须从土壤里长出来。
六、廉洁自律 , 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 。 五年纪检监察生涯,对 打铁还须自身硬 有刻骨铭心的体悟。权力观重塑让我实现精神升华。审批某个信访件时,老领导提醒 , 笔尖落下就是千钧责任。从此养成三问习惯 , 是否符合程序?是否经得起检验?是否对得起初心?这种敬畏之心,是最好的护身符。交往观净化带来心灵自由。主动谢绝不必要的饭局,起初觉得不便,后来发现赢得了更多钻研业务的时间。当朋友圈变得干净清爽,反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从容踏实。亲情观升华收获家庭幸福。给家人立下三不规矩 , 不过问工作、不代收物品、不答应请托。起初父母不解,但当他们看到我获得的荣誉证书时,终于明白 , 清白的家风,才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各位领导、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这一代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既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我将永远珍藏第一次佩戴党徽时的心跳,永远铭记第一次宣读入党誓词的热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