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创新案例1
一、案例综述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职责。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省**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立足消防救援队伍基层治理实际,围绕“强家人、明家情、纯家风、浓家味”助推“兴家业”的定位,着力打造“火焰蓝之家”党建品牌,推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提质增效。
(一)建立“1+X”人才培养模式,让“家人”强起来。坚持“兴家”先“兴人”,探索建立“1+X”(即忠诚教育+各类学历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模式,让指战员“入队即入学、成长即成才”。大力加强政治忠诚和党性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充分发挥红土圣地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教育基地8个、红色走读路线3条,开展各类党员教育活动200余场,累计参与党员1万余人次。依托地方优质培训资源,全面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学历提升上,积极争取优先入学、学费减免等政策,32人入读全日制大专院校,82人入读本科院校、11人入读研究生;在技能提升上,系统开展IRB救援技术、急救员、汽修、烹饪等培训,97人取得急救员证,30人取得IRB充气救援艇技师证,22人取得汽车维修和烹饪职业等级证书,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二)搭建“三位一体”互通互动平台,让“家情”明起来。立足纪律部队建设标准,搭建52119(我爱119)热线、“蓝焰同心”圆桌会、基层党建信息化系统“三位一体”互通互动平台,将严的要求落实到党员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52119”24小时开通,畅通基层和机关、党员和群众沟通途径,摸清党员管理难题,及时打通难点堵点。定期召开“蓝焰同心”圆桌会,围绕“政策答疑宣贯、倾听基层心声、广泛收集建议”,面对面倾听诉求困难,实打实掌握思想动态。全面推广基层党建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审核把关、动态管理、预警提示功能,实时更新党员情况,切实把党员管理“管到人头”。目前平台累计接听来电600余人次,召开圆桌会议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50余条,解答问题500余个,更新党员情况190份,做到“小事不出站、大事不出队、矛盾不上交”。
(三)实行“四级家访”凝聚监管合力,让“家风”纯起来。构建队伍、个人、家庭“三管齐下”监督体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确保全员覆盖”的原则,实行“四级家访”制度(即支队主官、班子成员、大队主官、站主官下管一级开展家访)通过定期家访、及时登记、随时汇报形式,有效掌握党员八小时外生活情况,真正实现分级行动、全程掌握。针对党员家庭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来队、上门、视频等形式,明确“了解情况、转达问候、宣传政策、征求意见、廉政提醒”五项内容,切实将家访点滴融入党员日常监督范围。目前,累计走访党员800余人次,开展提醒提示120余次,发现并整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380余个,有效保证日常监督如影随形、不挂空挡。
(四)着眼“急难愁盼”解决后顾之忧,让“家味”浓起来。针对重大安保、寒暑假等特殊节点指战员子女托教难题,采取分区域全覆盖模式设置4个子女托教点,累计为500余名“蓝宝宝”提供托教服务。整合社会优质服务资源及家属职业优势领域,制作家属互帮互助卡、社会服务便捷卡1200余张,先后为570余个家庭提供援助帮扶。聚焦指战员婚恋难题,相继举办火焰蓝主题集体婚礼、相亲联谊大会、新婚蜜月旅行等活动6次,42对新人、2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300余名社会女青年参与活动。全面摸排家庭特殊困难和家属未就业人员,依托**消防慈善基金、**市慈善总会对困难家庭进行慰问,累计帮扶慰问130余人,慰问金额80余万元,协调帮助家属再就业19人,有效提升了指战员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