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企业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改革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压实责任链条、管好宣传阵地、凝聚职工共识,为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一、2025年工作情况
(一)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政治引领更加坚定。一是突出“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各企业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首要任务,开展中心组学习,组织专题研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二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企业历史沿革和行业特色,广泛开展“重走创业路”“红色工坊讲党史”“老劳模讲党课”等系列活动,累计举办现场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企热情。三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通过“职工大讲堂”“班组微课堂”“项目前线宣讲”等形式,面向一线员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开展主题宣讲超,有力增强了广大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各企业党委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2025年,中央企业及所属二级以上子企业全部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权重普遍提升,切实做到责任可量化、可追溯、可问责。二是强化分析研判。坚持每季度召开意识形态形势分析会,聚焦深化改革中的职工安置、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薪酬结构调整等敏感议题,加强风险预判和动态跟踪,建立重点人群思想动态台账,及时发现并稳妥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86起。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组织专项督查,对中央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评估,推动整改各类问题,对3起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批评,有效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三)阵地管理全面加强,舆论引导更加有力。一是严格宣传阵地监管。对企业主办的报纸杂志、网站平台、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等实行分类管理、动态监测,清理违规自媒体账号,关停长期不更新、内容空洞的平台,坚决防止“僵尸号”“空壳平台”成为风险隐患点。二是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精心策划“新时代·新国企”主题宣传,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主流媒体推出专题报道。中国中车推出《大国重器背后的人》系列微视频,国家电网制作《电力天路巡线日志》纪实短片,中国建筑发布《我在海外建地标》Vlog,一批“破圈”作品赢得社会广泛好评。三是增强舆情应对能力。建立健全重大舆情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组建专业网评员队伍,2025年累计妥善应对涉企舆情事件43起,均实现快速响应、科学引导、平稳化解,未发生重大负面舆情发酵扩散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