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企党委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

2025年国企党委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文库集
2025年国企党委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1. 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把学习 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 以“学深悟透、 融会贯通、真抓实干” 为目 标,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通过系统学习、 精准把握、 务实举措, 推动全会精神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为服务国家“十五五” 规划实施、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贡献国企力量, 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 核心目 标: 通过分层分类、 全员覆盖的学习教育, 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精神实质、 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准确把握“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 标、 战略部署和国企使命。 重点实现“三个转化” : 一是将全会精神转化为谋划企业“十五五” 规划的战略思路, 对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七大目 标, 优化企业战略布局; 二是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 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 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等部署, 明确传统产业升级路径、 新兴产业培育方向、未来产业布局重点; 三是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提升党建质量、 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完善党委“把方向、 管大局、 保落实” 机制, 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确保全会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 见行见效。

3. 基本原则: 严格遵循“六个坚持”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穿学习宣传贯彻全过程, 确保学习方向不偏、 力度不减; 坚持人民至上, 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将学习成效体现在增进职工福祉上;

坚持高质量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推动企业发展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 转型;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优化国资监管与企业经营机制,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筑牢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 能源资源、 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安全屏障, 实现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

二、 学习重点

1. 深刻领会全会对“十五五” 时期发展的战略部署: 深入学习全会提出的“十五五” 时期七大主要目 标, 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重点把握“十二个方面战略安排” , 特别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等与国企密切相关的部署。 结合企业实际, 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

内涵要求, 明确企业在“巩固壮大实体经济” 中的责任, 找准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传统产业升级要聚焦“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 , 新兴产业培育要瞄准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等万亿级市场, 未来产业布局要抢占商

业航天、 氢能等前沿领域, 切实将国家战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2. 聚焦国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深入学习全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的要求, 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 未来产业布局” 三大方向, 明确企业实践路径。 传统产业升级方面, 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推动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兴产业壮大方面, 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 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加快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产业布局方面, 要提前谋划, 加大对前沿技术和产业的研究和投入, 抢占发展先机。 落实“三个集中” 要求(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 优势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

3. 把握科技自立自强的国企实践路径: 重点学习全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部署, 聚焦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明确企业在原创技术策源地、 产业创新链中的责任。 具体措施包括: 完善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研发投入占比逐年提高;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 深度融合,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 拓展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应用。

4. 深化国企改革与治理现代化要求: 学习全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部署, 重点落实“三个集中” 要求, 深化国企改革。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 建立健全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运行机制, 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 优化股权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 优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突出质量效益导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