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委召开这次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和纪委监委的工作部署,总结前一阶段我市集中整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刚才,*团、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医保局和*农场*连等五个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各有亮点,体现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初步的整治成效。另外三个单位提交了书面发言,也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把我市的集中整治工作做得更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自集中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党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纪委监委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超常规的决心和举措,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宣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在发生,集中整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情绪;有的地方整治重点不够突出,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没有形成“拳头”;有的案件查办力度不足,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有所弱化;有的制度建设滞后,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集中整治工作的成效和质量,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清醒和坚定,把集中整治强力推向纵深。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攻坚突破带动集中整治工作全局
打蛇打七寸,做事抓关键。深化集中整治,必须在精准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下一阶段,全市要将工作重心和优势兵力向重点领域集中,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力争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上取得标志性成果,让职工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第一,必须紧盯乡村振兴领域,全力护航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是关乎全局的“国之大者”,乡村振兴领域的资金和项目是高压线,绝不容许任何人动奶酪、伸黑手。从各地巡视巡察和审计情况看,这一领域的问题易发多发,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存在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老问题”;有的在项目建设中违规决策、随意更改规划,甚至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对项目建成后的资产疏于管理,造成闲置、废弃和流失,导致“资金投下去,效益没上来”。这些行为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协同作战,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督检查机制。要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绩效进行全过程、穿透式监督,对资金使用“非农化”、违规支付中介费、项目管理费超额列支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对乡村振兴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明确权责,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管护运营机制,确保这些资产能够持续稳定地为群众造福。
第二,必须紧盯医疗保障领域,坚决守护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基金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近年来,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甚至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必须清醒认识到,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怎么严都不为过。市医保局要切实履行好主体监管责任,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监控等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医师、参保人员等各类主体行为的分析研判,实现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要联合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虚假诊疗、伪造票据、倒卖药品等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深挖彻查,不仅要追回被骗取的基金,更要让违法犯罪分子付出沉重代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医保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重点,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行为,用铁的纪律守护好每一分医保基金。
第三,必须紧盯涉农水利领域,着力破解民生“老大难”问题。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农业用水管理和农村供水保障,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稳定和群众生活品质。从一些地方暴露出的问题看,农村供水工程“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地方管护责任不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人“挂名”不“履职”;有的地方管护机制不健全,维修养护经费无着落,导致设施老化损坏,出现水质不达标、供水不保证等问题。在农业用水管理方面,水资源分配不公、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也时有反映。这些问题看似不大,却都是群众天天面对的烦心事。市水利局和各团场要对辖区内所有农村供水工程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管护责任、管护机制、水价收缴、水质检测“四个是否到位”,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对账销号。要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群众认可的运行管护模式,比如城乡供水一体化、专业化物业化管理等,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水利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工程管护等环节的监督,对其中存在的失职渎职、优亲厚友、贪污挪用等问题,要坚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
第四,必须统筹推进其他重点领域,确保整治无死角全覆盖。 在聚焦以上三个主攻方向的同时,还要统筹抓好“校园餐”安全、连队“三资”管理、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其他领域的整治工作。这些领域同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打赢集中整治这场总体战。
三、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着力构建正风肃纪反腐长效机制
深化集中整治,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抓源治本、建章立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一要始终保持办案强大攻势,形成并巩固强大震慑。 查办案件是最直接、最有效地震慑。要坚定不移以办案引领和带动集中整治工作全局,把力量压到一线,把精力投向攻坚。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那些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仍然我行我素、不知收敛的,要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处置、快查快办。要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要查处贪污侵占、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也要深挖细查其背后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的链条。通过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职工群众真正看到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二要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做实监督治理“后半篇文章”。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才是根本。要坚持把查办案件与堵塞漏洞、强化监管、完善制度贯通起来。每一个案件办结后,都要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查找体制机制和监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向发案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拿出切实管用的整改措施。要推动建立健全相关领域的资金管理、项目审批、权力运行等制度规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监督关口前移,比如在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医保基金使用等领域,探索建立智慧监督平台,实现对人、财、物、项目全方位、全时段的动态监控,让数据多跑路,让监督更精准。
三要全面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因复杂,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协同发力、齐抓共管。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把集中整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整治工作。要把集中整治工作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各职能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切实担负起主管监管责任,敢于较真碰硬,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专责,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失职失责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市党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在领导班子配备、办案经费和装备保障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同志们,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拿出“脱贫攻坚”的精神,拿出攻城拔寨的勇气,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夺取集中整治工作新胜利,为奋力谱写*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