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作风建设总结大会,既是对全年作风建设工作的系统复盘,也是对下一步深化作风攻坚的再动员、再部署。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生命线”,是事业发展的“保障线”,更是干部成长的“警戒线”。今年以来,全局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省委、市委“作风建设提升年”部署要求,以“严真细实快”为标尺,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效,坚定作风建设“再出发”的信心
今年是作风建设“攻坚年”,也是全局干部队伍“重塑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思想破冰、行动突围、效能提升”三大任务,推动作风建设从“治表”向“治本”深化,从“被动改”向“主动抓”转变。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五方面成效:
一是政治引领更“强”,思想根基持续筑牢。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作风建设微课堂”等载体,全年开展集中学习42次、专题研讨15场,覆盖干部职工1200余人次。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观看《永远吹冲锋号》等警示教育片12部,开展“以案促改”专题剖析6次,推动“两个维护”从“令行禁止”向“高度自觉”升华。
二是问题整改更“实”,顽瘴痼疾有效破解。 坚持“开门找问题、靶向抓整改”,通过“局长接待日”“企业走访周”“群众评作风”等渠道,收集问题清单127条,建立“整改台账+销号管理”机制,推动“中梗阻”“庸懒散”“推拖绕”等3类15项突出问题整改到位。例如,针对企业反映的“项目审批材料多、环节繁”问题,我们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将平均审批时限压缩40%,企业满意度从82%提升至95%。
三是担当作为更“硬”,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把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检验干部成色。今年以来,全局干部牵头或参与重点攻坚任务32项,其中:在“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中,创新推出“政策计算器”“免申即享”等便民利企举措21项;在“防汛救灾”中,12支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72小时,转移群众800余人,实现“零伤亡”目标;在“乡村振兴联建”中,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0万元,帮助结对村引进特色产业项目3个,村集体收入增长35%。
四是制度约束更“严”,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坚持“破立并举”,围绕“人、事、权”关键环节,修订完善《机关效能考核办法》《重点工作督办制度》《廉政风险防控清单》等制度18项,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闭环体系。特别是针对“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12名履职不力干部进行约谈提醒,对3名严重失职干部调整岗位,释放了“严管就是厚爱”的鲜明信号。
五是群众评价更“高”,党群关系日益紧密。 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试金石”,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13件,其中: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个、新增停车位800个、优化公交线路3条;开展“政策上门”服务120场次,惠及群众1.2万人次;12345热线办理满意度达98.6%,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