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局机关作风建设总结评估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今年以来机关作风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推动全局工作提质增效。刚才,机关党委通报了年度作风建设考核结果,3个科室作了交流发言,既晒出了“成绩单”,也点出了“不足处”,讲得很实在、很到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全局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委“作风建设深化年”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为主线,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向好,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作风建设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专题研讨6次,组织“作风建设大家谈”“红色教育基地践学”等活动23场,覆盖党员干部400余人次。特别是结合主题教育“检视整改”环节,聚焦“躺平式干部”“中梗阻”等作风问题,开展“政治忠诚”专题剖析,推动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树牢“作风就是战斗力”的理念。全局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在防汛救灾、优化营商环境等急难险重任务中,12个集体、28名个人获上级表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两个维护”。
二是强化问题整改,攻坚效能明显提升。 坚持“严”的主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作风顽疾整治。年初梳理的18项作风问题清单,已全部整改销号。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审批效率低”问题,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12项高频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50%,企业满意度达98.6%;针对“重留痕轻实效”问题,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35%,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前三季度,全局重点工作完成率92%,较去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作风整改的“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坚持“破立并举”,把整改成果固化为制度规范。修订《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重点工作督办问责办法》等制度11项,新增《“首问负责制”实施细则》《群众诉求“接诉即办”工作流程》等机制6项,形成“日常管理有标准、履职尽责有依据、违规违纪有追究”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建立“作风建设积分制”,将考勤纪律、服务质量、任务落实等20项指标纳入量化考核,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直接挂钩,今年因作风问题暂缓评优3人、谈话提醒5人,制度“长牙”“带电”的震慑作用充分显现。
二、直面问题、刀刃向内,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短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对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对照群众期盼,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足”:
一是“严”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个别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仍停留在“口头上”,存在“过关”心态。比如,有的科室落实“周调度、月总结”制度打折扣,重点工作推进滞后却找客观理由;有的干部上班时间“人在岗、心在外”,对群众咨询“推拖绕”,今年12345热线转办的27件作风类投诉中,8件涉及服务态度问题,暴露出纪律意识仍需强化。
二是“实”的作风还不够扎实。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尚未根治。有的干部“重部署轻落实”,对上级政策“上下一般粗”,结合实际创新不够;有的调研“扎堆式”“作秀式”,满足于“看亮点、听汇报”,对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掌握不深,今年形成的32篇调研报告中,真正转化为政策举措的仅11篇,实效性有待提升。
三是“干”的劲头还不够充足。 部分干部存在“求稳怕乱”思想,面对改革攻坚任务“不敢为、不愿为”。比如,在推进“数字机关”建设中,个别科室以“技术力量不足”为由消极应对,导致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滞后3个月;有的干部“本领恐慌”突出,对新政策、新业务学习不主动,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效。
这些问题,表面看是作风问题,根子上是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担当缺失、能力本领不足的体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局“高质量发展突破年”。作风建设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聚焦“三个聚焦”,推动形成“干部敢为、科室敢闯、全局敢首创”的生动局面。
第一,聚焦“政治引领”,在铸魂固本上再深化。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月至少开展1次专题学习、每季度组织1次“作风建设”主题党日,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组织“纪律规矩大讨论”“反面典型警示会”等活动,引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中。
第二,聚焦“问题导向”,在攻坚破题上再用力。 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针对“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开展“履职尽责大督查”,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每月通报进展,对连续2次排名靠后的科室负责人约谈问责;针对“服务意识淡薄”问题,推行“群众评价”机制,在政务服务窗口、业务办理系统设置“好差评”功能,评价结果与科室考核直接挂钩,倒逼干部转作风、提效能;针对“能力不足”问题,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每季度举办“业务大练兵”活动,邀请专家授课、业务骨干分享,年内实现干部轮训全覆盖,切实解决“本领恐慌”。
第三,聚焦“长效常治”,在制度执行上再强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动态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重点围绕“数字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等新任务,制定《电子政务服务规范》《涉企政策落实监督办法》等制度,填补管理盲区。要严格制度执行,对违反考勤纪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零容忍”,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今年要重点查处2-3起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同时,要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中优先考虑,让“实干者得实惠、担当者有舞台”。
同志们,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干事业,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向好,为全局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