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伟大精神 为公安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党课讲稿: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伟大精神 为公安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文库集
党课讲稿: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伟大精神 为公安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一雪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时刻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拼搏。作为公安队伍的一员,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神圣使命,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于做好公安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我将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为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忆往昔烽火峥嵘”,回溯抗战艰难征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一座不朽丰碑,其胜利来之不易,历程充满了血与火的考验。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铭记往昔的苦难,汲取前行的动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日寇蓄谋侵略,中华山河蒙难

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极度膨胀,精心炮制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随后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步步紧逼。1937年,“七七事变”的枪声响起,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开启,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绝境。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暴行令人发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

(二)中华儿女奋起,浴血奋勇抗争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中国人民没有丝毫屈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百团大战则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广大爱国官兵和民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顽强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三)抗战胜利辉煌,意义影响深远

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抗战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

二、“析胜利根源所在”,探究抗战制胜要素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剖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从中汲取宝贵经验,为当前的公安工作提供有力借鉴。

(一)民族觉醒激发强大斗志

在日本侵略的铁蹄下,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全体中华儿女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地域,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这种民族觉醒,使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斗志。无论是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还是后方积极支援抗战的民众,都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到抗战洪流中。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武器装备,农民踊跃缴纳公粮,学生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海外侨胞捐款捐物、归国参战。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抗战胜利的坚实基础,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在公安工作中,我们也要激发全体民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二)统一战线汇聚磅礴力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