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力迈进的关键五年,对于我市而言,更是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编制一份高水平的“十五五”规划,是一项关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大事,这既是我们未来五年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更是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务必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感,高水平、高要求、高品质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今天召开此次会议,核心任务就是深入学习中央、省委有关“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最新方针和战略规划,全面开启我市“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汇聚各方智慧、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描绘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壮丽画卷。下面,我谈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充分领会“十五五”规划的深远战略意义
编制与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有效举措。“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衔接点,具有承上启下的非凡意义。我们需要从宏观和战略的层面,深刻认识其重要价值。
(一)遵循上级部署的政治使命。 中央、省委对“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已明确了方向,尤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任务。这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要构建完善的常态化学习体系,及时、准确地学习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规定,保证每个参与规划编制的同志都能深刻理解上级决策意图。同时,要强化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寻求指导与支持,确保我市的发展与国家、省的节奏协调一致。
(二)掌控发展先机的战略考量。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日新月异,深刻重塑着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区域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地都在积极把握机遇,加速发展。经过长期的发展沉淀,我市在产业根基、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能否在未来五年占得发展先机、获取竞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十五五”规划就是我们的战略蓝图,一份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有助于我们从容应对外部环境的变数,提前在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布局,稳稳地掌握发展的主导权,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崭露头角。
(三)满足人民需求的民生考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民众不但渴望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期待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的规划编制工作,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的需求视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细致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把社会各界的期望、群众的智慧、专家的建议以及基层的经验全面融入到规划之中。借助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一项项切实可行的共同富裕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造福全体市民,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焦关键,明确界定“十五五”规划的核心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目标。 在“十五五”期间,我们要致力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争取GDP年均增长率达到[X]%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到[X]%以上,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社会建设目标。 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教育方面,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X]%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X]%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X]%以上。医疗上,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X]名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同时,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格局。
(三)生态保护目标。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X]%以上,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不低于[X]%,森林覆盖率稳定在[X]%以上。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能耗下降[X]%以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四)文化繁荣目标。 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X]%以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X]平方米以上。
三、科学谋划,精心构建“十五五”规划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驱动发展策略。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X]%以上。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汇聚,形成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二)区域协同发展策略。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差距。
(三)项目支撑发展策略。 精心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和可实施性。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四)人才引领发展策略。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解决人才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强化保障,确保“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领导和决策部署。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广泛征求意见。 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基层群众等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智慧,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
(三)严格规划审查。 建立严格的规划审查机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进行多轮专家论证和部门会审,对规划的目标、任务、项目等进行深入审查。规划草案形成后,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议和批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四)强化跟踪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机制,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任务,为我市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