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对我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垃圾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我们城市的环境质量、发展品位和民生福祉。我们必须以清醒的认识、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市民群众创造更加清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把握垃圾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治理工作,全市上下协同努力,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末端处置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严峻,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和自满。
首先,垃圾围城的压力日益凸显。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攀升。根据最新测算,当前我市主城区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超过8500吨,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更是体量巨大。与此相对的是,我们的末端处置能力尚存短板,处理设施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全国数据显示,2024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已占总处理量的83%,许多先进城市已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相比之下,我市焚烧替代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区域仍依赖于传统的卫生填埋方式,这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隐患。
其次,治理体系的短板依然存在。 我们的垃圾治理工作在源头分类、中间收运、末端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虽高,但分类准确率有待提升,前端“分”与后端“混”的现象时有发生,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部分区域收运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村地区,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收运车辆“跑冒滴漏”等问题。此外,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等大件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偷倒乱倒现象屡禁不止,成为城市管理的“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