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近期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回顾总结前一阶段我镇安全治理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大家集中观看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其中的一幕幕惨痛教训,应当使我们每个人警钟长鸣、深受触动。镇执安办的同志也通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挑战,深刻认识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对于我们*镇而言,社会面小场所量大、面广、业态复杂,既是经济社会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安全风险的集中点和多发点。抓好这些“神经末梢”的安全治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稳定。
今年以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家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一线、不辞辛劳,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最新统计,今年1—7月,全镇累计排查各类小场所2800余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086个,隐患整改率达到95%以上,其中重大隐患已全部动态清零。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镇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20%和18%,为我镇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风险就在眼前。当前我镇社会面小场所的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正如刚才会上通报的情况,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第一,风险存量依然较大。“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屡禁不止,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混合设置的现象在一些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依然存在;小餐饮、小作坊违规使用瓶装液化气、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等问题,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部分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受限于成本和认知,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疏散通道堵塞、安全管理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存量隐患,基数大、治理难度高,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第二,增量风险不断涌现。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一些新型风险点开始出现。例如,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场所,内部结构复杂、灯光昏暗、道具多为易燃品,消防安全风险极高。再如,一些利用民房开展的家庭寄宿、网红直播、社区团购仓储等活动,其安全监管存在空白地带,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这些新风险与传统风险交织叠加,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思想认识的“警报”尚未完全拉响。一些经营业主的主体责任意识淡薄,重经营、轻安全,认为“事故是别人的,利润是自己的”,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我们的一些干部和安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排查整治中,也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厌战情绪和麻痹思想,工作标准有所降低,排查不够深入、整改跟踪不够到位,导致一些隐患“死灰复燃”。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全镇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深刻认识到抓好小场所安全治理不仅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任务;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底线。我们绝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必须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把这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到位。
二、聚焦关键环节与核心症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隐患排查整治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