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做好新一届村(社区) “两委”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县(市、区)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市、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和核心任务。自换届准备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市、区)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全面贯彻“四先、四清”工作法,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筹备事宜,为选举产生忠诚干净担当、群众满意的村(社区)“两委”班子,筑牢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谋划在先,厘清目标任务,高站位统筹部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市、区)委深刻认识到换届工作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为此,坚持把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贯穿于筹备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方向明确、步调一致。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县(市、区)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若干专项工作组,如业务指导组、风气监督组等,形成了 “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换届工作相关事宜,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纳入县、乡镇(街道)两级党(工)委书记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促。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谱。 为确保换届工作依法依规、稳妥有序进行,我县(市、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 *县(市、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推进计划》。该计划详细厘清了换届选举工作的 12 个方面重点任务、关键环节、方法步骤和时限节点,为全县(市、区)换届工作提供了总体的 “施工图”和“时间表”。各乡镇(街道)也相应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细则,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筹备工作环环相扣、压茬推进。
二、坚持摸排在先,摸清基础底数,高精度分析研判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换届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对基层情况掌握的深度和准度。我县(市、区)坚持把摸排研判作为 “先手棋”,力求把村情民意、班子状况、矛盾问题等摸清、摸透、摸准。
(一)全面开展离任审计,筑牢廉洁根基。 为给新一届班子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确保 “清白离任、干净上任”,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提前启动并全面完成了对所有拟换届村(社区)现任“两委”主要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重点围绕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严肃问责,审计结果作为评价考核现任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向全体村民(居民)进行公示,有效防止了“带病离任”“带病参选”等问题。
(二)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掌握村情民意。 各乡镇(街道)组织工作力量,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所辖村(社区)进行 “地毯式”地调研摸底。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进行: 一是 现任 “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干部履职表现及群众满意度; 二是 影响换届选举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问题,特别是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等干扰因素; 三是 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对新一届班子人选的期望; 四是 后备力量的储备和现实表现; 五是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及财务管理情况。通过全面摸底,形成了 “一村(社)一策”的研判报告,为后续靶向施策提供了精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