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集团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打赢稳增长、提质效的攻坚战。刚才,*同志代表公司经营班子作了题为《直面挑战内外兼修提质增效全力以赴打赢稳增长攻坚战》的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深刻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下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我完全同意。会上,几家区域公司和直属单位作了经验交流,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借鉴。特别是上级集团*领导亲临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我们上半年的工作成绩,也对我们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显担当,上半年工作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2025年上半年,是我们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段时期。放眼外部,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作为我们主营业务重要支撑的房地产业仍在深度调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产能过剩矛盾愈发尖锐,行业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可以说,我们正身处周期的谷底、市场的寒冬。
面对重重困难和层层压力,公司上下没有气馁、没有退缩。在集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团结一心、顶压前行、务实笃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年度“三十六字”工作方针,深入运用“加减乘除”方法论,坚持“内外兼修、内功托底”的经营管理思路,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难中有为”的阶段性答卷。最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同比大幅减亏,这在市场价格持续探底、行业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殊为不易,充分展现了我们作为行业“压舱石”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回顾上半年的奋斗历程,我们的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稳增长”的根基在逆势中持续夯实。我们始终将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对外积极作为,全力推动和维护区域市场健康生态,遏制恶性竞争,努力实现价本利。对内则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我们全面深化“三精管理”,向管理的精细化要效益,向组织的精健化要效率,向经营的精益化要活力。通过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深度挖潜,严控非生产性支出,我们在降本降费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效益的企稳回升提供了最坚实的托底保障。二是,“调结构”的步伐在转型中不断加快。我们深刻认识到,依赖传统路径难以为继,必须在转型升级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我们聚焦“定战略、调结构、谋发展”,积极推动“水泥+”业务发展,在骨料、商混、新材料等领域协同发力,产业链的韧性和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我们强化科技赋能,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步伐,悬浮煅烧试点、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产研项目扎实推进,为企业长远发展积蓄了新的动能。三是,“防风险”的底线在发展中牢牢守住。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将风险防控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我们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确保了生产经营的平稳有序。我们强化合规经营,加大“两金”压降力度,严控投资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各类经营风险,筑牢了企业行稳致远的“防火墙”。四是,“强党建”的引领在攻坚中充分彰显。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集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更凝结着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智慧与担当。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向所有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当前,我们正处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阶段,行业下行的“凛冽寒风”与转型升级的“催征战鼓”交织并存。准确研判“时”与“势”,是我们谋划下半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前提。
(一)从“势”上看,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在“变”中求“进”。 挑战之“势”是客观存在的。传统水泥需求“天花板”已经显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存量博弈的特征日益明显。过去那种“水涨船高”的普涨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之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谁不能适应变化,谁不能主动求变,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们必须彻底摒弃“等风来”的观望心态和“靠天吃饭”的路径依赖,做好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直面挑战、正视差距,深挖自身在成本控制、市场策略、创新能力、管理效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机遇之“势”同样清晰可见。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将为基础建材行业提供新的结构性需求。同时,“双碳”战略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这既是挑战,更是倒逼我们产业升级、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谁能率先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突破,谁就能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拥有强大的规模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优秀的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和信心之源。上级集团对我们的“压舱石”定位没有改变,对我们的支持力度没有减弱,这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