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 敲响清正廉洁警钟

——在单位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 “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敲响清正廉洁警钟”为主题召开专题党课,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行动,也是结合近期上级纪委通报的多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开展的警示教育,更是针对办公室工作特点、防范“舌尖上的风险”的现实需要。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们身处“服务中枢”,既是政策落实的“传导器”,也是对外交往的“第一窗口”,更需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为什么必须防”“违规吃喝有哪些表现”“如何筑牢防线”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 “舌尖上的 ‘微腐败’ ”不是“小事小节”,而是“大是大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 “要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违规吃喝看似是“吃顿饭、喝杯酒”的生活小事,实则是“破纪破法”的开端,是腐蚀党员干部的“糖衣炮弹”,更是破坏政治生态的“隐形推手”。

第一,违规吃喝是 “围猎”干部的“突破口”。 办公室作为单位对外联络的 “桥头堡”,日常需要对接上级部门、兄弟单位、服务对象,不可避免涉及公务接待。但个别同志对“接待标准”的边界模糊,认为“吃点喝点是人情往来”“不拿现金就是小问题”。比如,去年某县纪委通报的案例中,某单位办公室主任张某在接待上级调研时,以“体现重视”为由,超出标准安排高档菜肴,饭后又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本地特产,最终被党纪处分。这警示我们:违规吃喝的背后,往往是别有用心者“投其所好”的试探——今天请你喝的是“茅台”,明天可能就让你办“违规审批”;今天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可能拉你“下水捞钱”。

第二,违规吃喝是 “四风”问题的“重灾区”。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 2024年上半年数据看,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3万起,其中违规吃喝问题占比达31.7%,且呈现“隐蔽化、碎片化”趋势:有的借“调研考察”之名搞“公款旅游+聚餐”;有的以“工会活动”为幌子超标准发放餐补;还有的利用“电子红包”“私车加油”等方式冲抵餐费。这些行为表面看是“擦边球”,实则是“顶风上”。就我们单位而言,虽然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违规吃喝问题,但去年内部督查发现,个别科室存在“公务接待清单填写不规范”“超标准安排本地特色菜”等问题,虽未达到纪律处分标准,但暴露出我们在制度执行上的“松劲”。

第三,违规吃喝是 “初心使命”的“腐蚀剂”。 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每一项服务都关乎群众对单位的评价。试想,如果我们的干部一边吃着管理服务对象的 “宴请”,一边讨论如何“严格执法”;一边接受企业的“礼品卡”,一边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这样的“双面人”如何赢得群众信任?去年,我们单位帮扶村的一名老党员曾拉着我的手说:“现在干部下村,能不能不喝村里的高档酒?我们就想看看干部是不是真心帮我们解决问题。”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群众的“信任”,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珍贵。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