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近期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下一阶段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细化。刚才,我们集中学习了相关精神,下面,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阶段新挑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绷紧思想之弦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的伟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反复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绝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全系统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我们的发展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脱贫群众的增收动能还不够强劲,一些边缘群体的抗风险能力依然脆弱。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经从集中力量的“攻坚战”转向常态化、长效化的“巩固战”和“提升战”。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对农产品市场、农民就业等都可能带来持续影响。同时,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对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丝一毫的松劲懈怠、麻痹思想,都可能导致来之不易的成果出现滑坡,甚至付诸东流。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大功告成”的侥幸心理,杜绝“歇歇脚、喘口气”的松劲念头。全系统的每一位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思想的弦绷得紧而又紧,确保我们的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识别新情况新问题,以“事事心中有底”的清醒把准工作之舵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关键在于精准。大水漫灌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下足“绣花”功夫,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
(一)要让动态监测的“探头”更灵敏。 防止返贫,首要在于“早发现”。我们必须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织密织牢监测网络。根据我省最新的工作指南要求,我们的监测范围不仅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更要将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从而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及时纳入。目前,我省明确的监测收入标准已根据物价指数和收入增幅动态调整至年人均7800元左右,我们要严格执行这一标准,确保应纳尽纳。在监测方式上,要实现多渠道预警。要大力宣传推广“一键报贫”机制,让群众在遇到困难时,知道向谁求助、如何求助。同时,我们的基层网格员、驻村工作队要发挥“铁脚板”精神,常态化开展入户排查,主动发现问题。更要强化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比对,通过医保、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门的数据筛查预警,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对于发现的风险,必须严格落实“五天核查”等工作要求,通过“掌上核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快速响应、精准核实,确保“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