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十分紧迫的情势下,我们召开年后全局性首次大会,十分不易。集团公司对召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定方向、定方案、定议程,为会议的胜利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上午的会议,相关分管领导分别对企业市场经营、生产管理、经济运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分析和部署,刚才,**总对上半年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总体情况作了高度概括,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务实、很具体,大家要深刻领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安全、质量、环保要齐头并进,全面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安全质量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几年集团公司频频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特别是近期发生的*事故,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充分表明,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并没有在我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中入脑入心,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抢工期时不要”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等问题没能得到真正重视、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全公司必须举一反三,以最严格的纪律和最彻底的措施,全面落实安全质量责任,铁腕整治安全质量隐患,迅速扭转被动局面。为此,我再强调四点,希望大家在安全质量管理上思想再重视、认识再提高、行动再坚决。
第一,安全质量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当前,所有关系人的生命、影响公众安全的问题,包括安全、质量、环保等,都必须从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在血淋淋的安全质量事故面前,谈工期、谈进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二,安全质量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建筑工程是建筑企业向社会奉献的产品,如果一个企业频频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跟那些生产毒奶粉、制售假疫苗的,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安全质量实实在在考量企业的道德底线和良心良知,出了问题被停标、被处罚,不要喊冤,一定要痛定思痛、从灵魂深处进行反思。
第三,安全质量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质量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新闻媒体对安全质量高度关注,行业部门大力推行“黑名单”制度和失信联合惩戒,企业一旦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必然成为众矢之的、过街老鼠、无处遁形。质量问题因其隐蔽性,往往影响周期更长、事故危害更甚。高速运行的列车一旦遭遇桥梁、隧道质量问题,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哪个企业胆敢以身试险,必将遭受灭顶之灾。这种局面是我们绝不愿看到的,更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同志们,一想到这些,我是如芒在背、如履薄冰、晚上睡不着觉啊!安全质量关系企业生死存亡,关系两万多名*局人生计生活,绝不是危言耸听。集团公司上下一定要警醒起来,绝不能麻木不仁,更不容许再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第四,安全质量问题不是单一问题,而是系统问题。安全质量事故是结果的呈现,而根源仍然在于施工生产的过程失控。近年禁而不绝的安全质量事故,一次次给我们企业的基础管理敲响了警钟。年初工作会上,我用了很大篇幅来讲基础管理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我们一定要正视企业基础管理弱化的现实,各业务部门要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坚定不移重塑企业基础管理的理念、体制、机制、制度和作风,全面强化源头治理,夯实安全质量的根基。与安全质量同样重要的,还有环保问题。今年是国家环保政策落实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环保风暴不断升级,国家对于那些“顶风作案”,敢于触碰法律红线的企业露头就打、绝不手软。我们一定要坚持“低碳化”和“工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改进工艺工法、使用环保材料和机械设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杜绝环境违法行为,把绿色施工能力打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安全、质量、环保工作的好坏,直接表现为信用评价结果。近两年我们由于铁路信用评价成绩不稳定,加之路内几个不良行为通报,不仅直接导致在铁路市场损失巨大份额,而且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这次*事故又雪上加霜,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训,集团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机关职能部门、项目部一定要齐抓共管、落实责任、采取一切措施,抓好铁路信用评价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随着国家诚信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企业失信行为付出的代价和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大,将受到禁止投标、市场退出、取消资质、司法处置等一系列关联性严厉惩处,信用评价工作在市场中的“敲门砖”“通行证”作用将更加突显。就连股份公司也要将内部信用评价成绩作为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一定要把路外市场信用评价、股份公司内部信用评价工作摆在与路内同样的位置,进一步健全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层层传递压力,既要确保现场管理受控,又要主动加强与各方业主、包括股份公司内部投资公司的联系沟通,确保信用评价成绩始终走在前列。
二、财务、业务、管理要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企业自我纠偏能力。
财务指标是企业管理运行和业务工作质量优劣的最直接反映,提升管理和业务工作质量则是改进财务状况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现金为王、效益优先”的理念,坚持从财务指标倒查业务和管理问题,确保真实掌握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集团公司这次经济活动分析,目的也正是如此。我们要聚焦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两金”等核心经济指标,不仅与自己的过去比,更要与股份公司要求比、与行业先进企业比,通过比、学、赶、超,推动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希望各单位根据财务部的分析,对本单位在集团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中的贡献度或影响程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会后扎扎实实在改进本单位业务和管理上下功夫。结合这次经济活动分析,我再强调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