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遵循《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紧密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整体来看,上半年街道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平稳、积极向好。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与成效
街道党工委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为此,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抓牢“关键少数”,发挥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街道党工委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筑牢思想根基的核心抓手,尤其注重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头雁效应”。中心组严格执行月度集中学习制度,上半年累计开展12次集中学习、4次专题研讨,形成“学思用贯通”的常态化机制。学习内容紧扣时代命题,系统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核心要义,特别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论述,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年初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专题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校准思想坐标;1月中旬组织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推动区级决策部署在街道落地;7月下旬结合半年工作会,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最新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上级精神第一时间学习、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落实”的闭环。二是覆盖“绝大多数”,构建全域化学习格局。为实现理论武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街道党工委创新学习载体,推动理论学习向全体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延伸。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性安排,结合干部职工大会、社区议事会等场景,上半年各社区党组织累计开展学习活动超100场次,覆盖党员群众4000余人次,实现学习参与“无死角”。在学习形式上打破“念文件、划重点”的传统模式,探索“文件研学+现场教学”双轨模式——一方面精选政策原文、解读文章开展精读研讨,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实景党课、历史故事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让理论学习从“书本里”走到“实景中”,既增强学习吸引力,又促进理论认知向情感认同、行动自觉转化,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三是注重成果转化,推动学用结合见行见效。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街道党工委着力构建“学习—研讨—实践—反馈”的全链条转化机制,避免“学用两张皮”。在专题学习后及时组织“实践对接会”,要求各科室、社区结合学习内容梳理工作短板,如针对基层治理论述学习,梳理出老旧小区物业矛盾、流动人口服务等8类问题清单;围绕精神文明建设指示,制定“文明楼道创建”“志愿服务积分制”等12项具体举措。建立学习成果转化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上半年通过理论指导解决了加装电梯协调难、社区养老服务覆盖不足等6类民生难题。同时,将学习成效纳入干部考核,把理论应用能力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做,使理论学习成为破解基层治理痛点、提升服务效能的“金钥匙”,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压实工作责任,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是构建闭环责任体系,凝聚意识形态工作合力。街道党工委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置于战略高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构建起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责任闭环。通过建立“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各科室社区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党建重点任务清单,与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现责任落实无盲区。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管阵地”职责,在党工委会、干部大会等各类会议中专题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对重大舆情处置、阵地建设等关键事项亲自部署。班子成员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定期研判分管领域意识形态风险,形成“书记抓总、班子成员协同、基层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链条。上半年通过责任清单化管理,推动各社区完成意识形态工作自查3轮,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9项,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二是完善分析研判机制,提升风险防控精准度。街道党工委建立“季度研判+动态监测”的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以精准研判筑牢思想防线。严格执行每季度专题分析研判会制度,结合辖区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网络舆情、基层矛盾等重点领域,组织宣传、综治、社区等多部门开展联合研判,上半年已召开专题研判会2次,党工委会专题研究4次,形成《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报告》3份,精准识别出网络谣言传播、邻里矛盾化解等6类苗头性问题。创新推行“书记领办”机制,对研判发现的突出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如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舆情风险,党工委书记牵头制定《舆情应对预案》,组织社区网格员提前入户宣讲政策,有效避免矛盾升级。同时建立“每日巡查、每周汇总”的动态监测机制,安排专人跟踪辖区网络平台、居民议事群等舆情载体,上半年快速处置不实信息传播事件3起,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平稳可控。三是强化全领域阵地管理,筑牢主流价值传播防线。街道党工委以“阵地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对辖区意识形态阵地实行全链条监管。在宣传载体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对街道官网、微信公众号及8个社区的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内容规范化建设,上半年开展专项督查2轮,清理更换破损公益广告15处,统一规范电子屏播放内容,确保宣传主题与中央精神同频。在网络阵地管控上,对32个街道、社区工作群实施实名制管理,建立“入群审核、内容巡查、退群清退”机制,及时清除不当言论风险。在文化阵地建设中,完成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图书排查,下架价值导向偏差书籍46册,新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主旋律图书600余册,同步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12场,吸引群众参与800余人次。通过阵地“建、管、用”一体化推进,既守住了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又让主流价值浸润人心。
(三)加强舆论引导,维护网络空间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