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的纪律守护数据真实——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的研讨发言

以铁的纪律守护数据真实——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的研讨发言-文库集
以铁的纪律守护数据真实——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的研讨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尊敬的 **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并剖析了反面典型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统计数据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深刻启示我们,真实数据是执政决策的根基,事关全局发展和民生福祉。作为新区纪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强化政治担当,确保数据精准可靠。统计数据不是空洞数字,而是经济运行的温度计、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其失真将扭曲决策、损害公信。学习会上,典型案例令我警醒:造假行为源于政绩观偏差,必须铲除形式主义顽疾。我们要以案为戒,筑牢防线、压实责任、协同发力,将数字诚信融入高质量发展核心。我结合纪检监察职责,从深化认识、健全制度、强化联动三方面谈体会,以铁的纪律守护数据真实。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政治忠诚生命线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统计数据是高质量发展基础”重要论述,本次学习剖析了造假案例的内在危害,警示我们必须将数据真实作为政治纪律的试金石。统计造假本质上是对党的不忠诚,扭曲了经济全景,污染了政治生态。因此,我们需从思想源头上防范风险,压实政治担当。

(一)坚守政治忠诚树立正确政绩观。 数据真实是检验 “两个维护”的行动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真实数据为依据”。任何造假行为都源于党性不纯、政绩观扭曲,表现为追求短期利益、漠视长远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将数据精准作为政治忠诚的具体体现。通过政治监督压实责任,引导干部深刻理解“功成不必在我”境界,摒弃唯 GDP 取向。实践中,需定期开展理论教育,强化警示教育案例剖析,让干部清醒认识造假是腐败行为的一种形式。同时,将数据质量纳入党建考核体系,确保其成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各级领导干部需带头自查整改,形成自觉抵制虚假的内在动力。关键在制度嵌入思想教育,例如在干部培训中融入统计法规学习,建立党性教育与数据实践的结合机制,推动政绩观回归本质。纪检监察应动态评估思想防线建设,通过巡视巡察发现苗头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数据源头纯净。

(二)强化纪律教育防范形式主义痼疾。 统计数据真实是防范 “四风”问题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数据造假的思想温床”。造假行为往往源于责任虚化、监督缺位,表现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纪检监察工作要从源头上遏制风险,通过纪律教育形成高压震慑。我们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通报典型违法案件,深入剖析其根源和危害,教育干部认清造假与形式主义的内在联系。监督重点聚焦基层统计执行,防止“数字出政绩”歪风蔓延。加强问责机制建设,对涉嫌造假的单位或个人,严格“一案双查”,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纪律教育要覆盖各级统计岗位,提升全员法治意识。例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增强尊法守法自觉。同时,优化监督流程,建立预警机制,对数据异常波动提前介入核查。实践中,需整合纪律教育资源和监督力量,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不松懈、行动不走偏。

(三)加强机制建设压实主体责任链条。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 “谁主管谁负责,统计质量不容妥协”。造假风险主要源于责任体系不健全,导致权责不明、监管空转。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完善主体责任机制,通过制度刚性约束防止疏漏。核心在于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统计部门直接责任和行业监督责任。我们将监督重心下沉,聚焦数据采集、审核、上报全链条,动态监测各环节履职情况。优化责任清单制度,细化统计岗位职责,将数据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硬指标。强化问责追责,对失职行为从严查处,形成震慑效应。例如,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数据质量承诺书,确保责任压实在人。机制建设中,需注重技术赋能,利用数字手段规范流程。纪检监察同步介入责任落实评估,定期发布监督报告,推动整改闭环。最终,构建权责一致、监督有力的责任体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深化以案为鉴,织密制度执行防护网。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 “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指示精神,案例学习揭示了造假背后的制度漏洞。因此,我们需从机制维度扎牢“不能假”的笼子,通过体系化建设消除风险隐患。制度防护不是单一环节任务,而是系统工程,要覆盖全流程监管和技术支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