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筑牢八项规定堤坝,扛牢国企清廉发展政治担当

党课讲稿:筑牢八项规定堤坝,扛牢国企清廉发展政治担当-文库集
党课讲稿:筑牢八项规定堤坝,扛牢国企清廉发展政治担当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今天,我们聚焦“筑牢八项规定堤坝,扛牢国企清廉发展政治担当”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重温八项规定,明确重大意义

(一)八项规定的出台背景与内容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它看似细微具体,实则切中时弊,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的一次精准发力。

在当时,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八项规定的出台,就是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率下,为全党树立标杆,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

(二)八项规定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八项规定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落实八项规定,有助于国有企业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杜绝铺张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例如,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让企业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中。从企业外部形象来看,清廉的国企形象能够增强市场信任度,赢得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认可,为企业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遵守八项规定也是国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剖析典型案例,汲取深刻教训

(一)国企领域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国企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有的企业领导干部违规组织超标准接待,用公款大吃大喝,甚至接受供应商的高档宴请和礼品贿赂;有的企业在会议活动中铺张浪费,会议场地豪华,安排不必要的旅游观光等活动;还有的企业违规发放津补贴,巧立名目为职工发放福利,损害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例如,某国有企业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某,在任职期间多次违规组织和参与高档宴请,花费公款数十万元。他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供应商的巨额贿赂,为供应商在项目招投标、工程结算等方面提供便利。最终,张某因严重违纪违法被依法查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声誉受损,市场份额下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