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五种学习思维 构建申论作答思路

用好五种学习思维 构建申论作答思路-文库集
用好五种学习思维 构建申论作答思路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申论笔试取得成功的关键。不同于传统的写作考试,申论具有工作研究和信息处理的特征,是对各类思维的综合运用。可以说,申论作答是应试者思维的产物。

具备申论思维,能够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和本质问题。通过解读大纲要求、考试模拟反馈和研究阅读方法,笔者总结提出问题思维、分类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要素思维等五种学习思维,帮助考生构建起一种申论思维观,以加深对科目的整体认知,提高阅读作答准确率。

一、问题思维是探究申论的起步方向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申论背景资料具有较强社会性,本身就在向考生传递着这种声音。问题是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这就要求考生站在公职立场,对社会热点、民生痛点、治理难点等有所关注。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如果考生不能准确揭示案例事实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就难以给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来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总之,申论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热点现象进行分析论述,目的是使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

从狭义上看,问题是矛盾冲突,呈现问题性的负面表述,如农村空心化、法律意识淡薄、发展观念落后等;从广义上看,问题也可以是任何研究对象,如生活工作中的一个观点、一种做法、一套模式等。教育心理学将“概括”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当问题概括清楚了,才有后续探讨的必要;研究对象若没有找准,反映到卷面作答,就存在跑偏题的可能。例如:

2022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二题:请根据给定资料2中调研组的调查走访情况,梳理出北溪县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给定资料(节选):(1)调研组在山南乡走访时发现,修筑于山坡峡谷之间的村道山高坡陡,临水临崖路段防护栏老化,弯道处标识牌模糊不清,塌方路段也无警戒线以及其他保护措施等。“(2)村级公路养护监督检查确有诸多漏洞。(3)一些山坡峡谷路段,车流量小,如果没有群众反映,我们很难发现道路养护上出现的问题。(4)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加强监督检查的措施。”山南乡党委洪书记解释道。

作答解说:选段资料有多处问题性表达,容易让考生误以为处处皆问题,如防护栏老化、标识牌模糊,甚者认为存在不作为情况。之所以问题界定不准,原因就在于阅读中扣题不紧、段落逻辑不清晰,导致主次问题不分。实则,由(1)引出洪书记解释的话,(1)(3)是对(2)的陈述说明,(1)(2)(3)是分总分的逻辑关系,所以第(2)句“监督检查有漏洞”是本段主要问题。(4)虽为措施表述,但“加强监督检查”正好匹配“漏洞”一词,也对应说明了(2)才是本段核心要点。

综上,具备问题思维,有助于培养考生的问题意识,锻炼“慧眼”,精准“把脉”,从而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工作能力。

二、分类思维是对问题思维的全面认识

看待问题,不仅要准确,还要全面。“全面”不仅是申论作答的共性要求,还体现了办公室文字工作者的归纳功底。“全面”一词侧重指全部的方面,这就要求考生对概括后的零散要点进行合理分类。唯有分类观之,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分类活动,是对问题对象的全貌认识。比如,研究“水果”,可以从产地、形状、甜度等方面着手;研究“教室”,可以从容纳人数、采光朝向、设施配备等方面着手;研究“能力”,可以从调查研究、适应环境、沟通协调等方面着手。再者,文章写作题的分论点也体现了论证的角度,从而增加了论证说服力。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中,申论部分明确要求“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多角度”即体现分类思维,从不同视角去观察事实和说明观点。例如:

2019年广西B卷申论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3,请就该村近年来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作答解说:资料3讲述了星月村庄稼受野生动物影响一事。具体问题为附近野猪成群结队出现,肆意毁坏庄稼,村民被迫收割未成熟农作物。事情的发生总有原因,试问:野猪来自何处?为什么数量很多?当地采取了何种措施?是否有效?通过梳理资料,以下要点可作参考:1.地理位置邻近。2.动物食性原因。3.生态系统脆弱。4.普法宣传到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