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主题,召开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系统总结上半年工作实践成果,科学谋划下半年重点任务清单,全力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创新突破。刚才,几位同志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主题作了交流发言,既有实践感悟,又有思路举措,讲得很实在、很有启发。下面,我结合当前形势和人大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铸魂立根强定力,在对标对表中把稳政治航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保持高度一致。
(一)以理论武装的深度厚植忠诚根基。理论素养的深厚程度是衡量政治成熟度的核心标尺,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本质上源自理论认知的清醒度——只有理论上彻底学懂弄通,才能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构建“专题读书班+常委会研讨+代表小组学”三级学习体系,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5次、专题研讨6场,重点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等重要论述,特别是结合“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实践活动,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赴乡村振兴示范村、新能源产业园区实地感悟,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下一步,要深化“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专题实践,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落实”系列活动,推动理论学习实现从“学深悟透”到“知行合一”的进阶跃升,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践效能。
(二)以制度践行的力度锻造政治担当。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县人大常委会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制定实施“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今年以来围绕立法规划优化、监督重点选定、代表活动部署等事项向县委专题请示汇报10次,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与党委中心工作步调一致、同频共进。在立法环节,紧扣县委“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战略,将《城乡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文旅融合促进条例》纳入年度立法计划,通过“立法听证+专家论证+群众评议”多元参与机制,推动法规条文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在监督环节,聚焦县委“制造业倍增”行动,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监督,推动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问题32个,助力3个重点项目提前投产。下一步,要健全“党委出题、人大答题”工作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定清单,探索建立“监督建议—落实反馈—效果评估”闭环体系,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落地生根。
(三)以党建赋能的效度建强基层堡垒。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主体,既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践行者,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支撑——其履职质效直接影响着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实施“党建+代表”工程,构建“党组统筹、支部联动、代表参与”三级组织架构,将152名县人大代表、1023名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编入7个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服务、比效能、比贡献”主题活动,推动党建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急难任务中,组建“党员代表突击队”23支,涌现出“连续值守72小时的社区防疫员”“自筹资金修通村路的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下一步,要深化“代表联络站+党建”模式,在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等一线设立“红色联络点”,打造“党建引领、代表聚力、群众受益”的特色品牌,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