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格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文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很多读者询问一些具体的公文格式问题。其中大家反映较多、较容易出错的一个,就是实际工作中易混淆的附件相关问题。今天,我们根据读者留言情况,谈谈附件、附件说明和附注的编排。
附件、附件说明和附注都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 18 个公文格式要素之一,名字里都带个 “ 附 ” 字,可以称其为 “ 附氏三兄弟 ” 。这 “ 哥仨 ” 在公文格式要素 “18 条好汉 ” 中排名比较靠后,再加上他们都姓 “ 附 ” ,容易被忽视和混淆。本文对它们的用途、用法、编排及常见错误作逐一介绍。
一、附件
1. 附件的作用和效力
根据《条例》,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内容直接写入正文不行吗?为什么要用附件来承载呢?
设想一下,对于一些不属于公文主要内容,而是对主要内容起解释、说明、补充、证实、参考作用,而且篇幅较长、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规定、名单、数据、图表、图形等,如果将其直接写入正文,就会隔断上下文的联系、影响阅读的连贯性。为了避免上述弊端,我们把它们从正文中抽离出来附在后面,成为附件。
由此可见,附件的作用是:一方面能够补充、完善正文,另一方面又能使正文保持简洁、连贯。因为附件原本是正文的组成部分,所以其内容也应当与正文保持一致和衔接,并且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 附件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两个误区
1. 将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作为附件。 批转、转发、印发类公文,其公文正文主要起通知发布、提示说明、明确要求等作用,而公文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中。因此,这些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不应当被视为附件。它们应当另面编排,首页不必标注 “ 附件 ” 二字,也不必在正文后加附件说明;其原有的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抄送机关、版记等可不再标注。
2. 以附件形式报送主报告。 一些单位为了省事,常把本机关领导的讲话、内部的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下级的报告等文件,以《 XXX 关于报送〈 XXX 〉的报告》为题,直接 “ 拿来 ” 作为附件报送;而正文却仅寥寥数笔,表述为 “ 现将《 XXXXX 》报上 ” ,或者简单重复附件主要内容。然而,这些作为附件的原文件,在内容、详略、用语等方面往往达不到向上级报告的要求。例如,本机关领导的讲话稿可能部署了落实上级要求的有关措施,却体现不出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具体的落实效果;本单位内部的工作总结往往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却达不到向上级报告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要求;下级的报告代表了下级机关对有关情况的反映和认识,却不能代表本机关的判断和态度,等等。因此,这些原文件可以作为附件,但不能作为向上级报告的主体内容,而应当将有关内容提炼、概括、补充、完善为报告正文。
3. 附件的编排规则及典型错情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对附件的编排有以下规定:( 1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2 ) “ 附件 ” 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 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3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 )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 5 )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实际工作中,附件编排方面的典型错情有以下 5 种。
1. 附件未与正文一起装订。 没有与正文装订在一起的附件,在印制、传递、保管等环节中,可能被不了解情况的同志视为独立文件而单独处理、打乱顺序甚至遗失。因此,附件要尽量与正文装订在一起。
如果因为厚度、大小等原因,附件确实无法与正文装订在一起,则应当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规定,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如“××呈﹝ 2021 ﹞ 32 号附件 1” 。这样标注,可以使人较为容易地关注到附件与正文的一体关系,避免处理失误。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文主件标注了份号,也应同时在附件左上角第二行顶格编排与主件相一致的份号。
2. 附件未编排在版记之前。 版记是公文结束的标志,如果把附件编排在版记之后,就在逻辑上把附件与公文割裂开了。因此,一定要把附件编排在版记之前。如果附件本身即是有版记的正式公文,则应当把附件的版记编排在整个公文的版记之前。
3. 附件页码未连续编排。 一件公文的页码应当是连续和统一的。如果附件单独编排页码,就会造成同一件公文有两个或多个同样的页码,不便于翻阅和查找。因此,附件的页码应当接着正文连续编排,而不能单独起排。
4. 附件顺序号、标题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不一致。 包括顺序不一致,即附件实际的编排顺序与附件说明标注的顺序号不一致;表述不一致,即附件标题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不一致,如附件标题为 “XXX 同志在 XXX 会议上的讲话 ” ,而附件说明却仅表述为 “XXX 同志讲话 ” ,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5.“ 附件 ” 二字中间空格不当。 如果公文有多个附件,则附件版心左上角标注的 “ 附件 ” 二字中间不空格,后加附件顺序号即可,如 “ 附件 1” ;如果只有一个附件,则 “ 附件 ” 二字之间应空一字,以使编排更加美观。
此外,附件如需单独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则应当在左上角第二行顶格编排;如果附件不与正文一起装订且有份号,则应当在左上角第三行,也就是份号之下一行顶格编排密级和保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