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写材料用典】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文库集
【写材料用典】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例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了张良拾履的故事:张良年轻时曾遇一老人,老人故意将鞋子甩到桥下,叫他去捡。张良非常生气,但见其年老便强忍怒气,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让张良帮他穿鞋,张良依旧照办。老人大笑着离去,说张良“孺子可教”,让他五日后天明之时在桥上相见。张良两次都迟到了,被老人训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老人很高兴,将《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 (解放军报《心胸气度也是软实力》)

【典故】 出自宋代苏轼《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释义】 意思是,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