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中,每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都是传递正能量的细胞单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工**的家庭,以平凡而真挚的生活实践,诠释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他们夫妻和睦、孝老爱亲、教子有方、邻里友善,用点滴行动书写着“最美家庭”的动人篇章,成为干部职工身边可感可学的榜样。
一、崇德向善,以良好家风涵养精神家园
**同志与其丈夫**结婚二十余年,始终相敬如宾、风雨同舟。两人分别在人社系统和教育战线工作,虽岗位不同,但都秉持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在各自领域勤勉履职。生活中,他们坚持“小事商量、大事共决”的相处原则,从未因琐事红脸争执。每逢节假日,夫妻二人共同承担家务,一道为老人准备饭菜、陪孩子读书学习,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尤为可贵的是,面对双方父母年迈体弱的实际困难,他们主动将四位老人接至家中轮流照料。母亲患糖尿病多年,**每日按时为其监测血糖、准备低糖饮食;公公中风后行动不便,王建军每晚坚持为其按摩腿部肌肉、帮助康复训练。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儿子王浩也从小懂得体贴长辈,放学回家总会先问候爷爷奶奶,周末主动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个六口之家,三代同堂却其乐融融,处处洋溢着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浓厚亲情。
二、立德树人,以科学理念培育时代新人
作为父母,**夫妇始终坚持“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行。儿子王浩就读于市第一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更难能可贵的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在家庭影响下,他连续三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2024年暑假期间,他主动报名担任社区“爱心托管班”助教,协助老师照看双职工家庭子女,耐心辅导课业,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浩哥哥”。**一家还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活动,通过市慈善总会定向资助两名山区女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每年寄送学习用品和慰问信件,用实际行动播撒爱的种子。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夫妻二人坚持民主平等沟通,尊重孩子独立人格,鼓励其自主思考、勇于表达。家中设立“家庭议事角”,每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就出行计划、消费安排等事项共同讨论决策,让孩子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良好的家教家风,使王浩成长为一名阳光向上、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先后荣获“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