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期工作成效,深刻分析当前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务实举措。这既是一次回顾总结、分析形势的部署会,也是一次凝聚共识、鼓舞干劲的动员会。做好未检工作,事关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幸福,事关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更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未来。全市检察机关必须从这一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推动我市未检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未检担当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履职,我市未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依法惩戒与教育挽救相结合,司法办案质效持续提升。 全市未检部门始终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对于主观恶性深、情节恶劣的严重暴力犯罪,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对于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初犯、偶犯,则最大限度地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保持在45%和60%以上,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稳步提升,一大批涉罪未成年人通过精准帮教顺利回归社会,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的较低水平,实现了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坚持能动履职与综合保护相衔接,协同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未检工作不仅是办案,更是参与社会治理。全市检察机关主动将检察履职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大格局积极探索综合司法保护路径。通过依法对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有效矫治“甩手掌柜”式父母,压实家庭保护首要责任。通过选派大批优秀检察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每年覆盖师生超过10万人次,筑牢学校保护主阵地。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旅馆、网吧、KTV等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网络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社会治理漏洞,我们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份,推动开展专项整治,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三是坚持关口前移与分级干预相结合,犯罪预防网络不断织密。 认识到惩治只是手段,预防才是根本。全市未检部门积极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分级干预体系,改变过去“要么不管、要么刑罚”的单一模式。主动与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协作,推动专门教育与教育矫治措施、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构建起一道道防线,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例如,针对部分罪错未成年人因年龄或情节不构成刑事处罚的情况,积极探索与专门学校、观护基地合作,开展行为矫治、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

四是坚持固本强基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未检队伍素能显著增强。 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我们始终将队伍专业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案例研讨、庭审观摩、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未检干警在证据审查、出庭公诉、线索发现、调查核实、监督纠正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全市涌现出一批懂办案、善监督、会帮教的复合型未检人才,为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